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王海燕: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时间:2017-06-06 00:51:32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新闻部 作者:文/李子函 • 图/杨博文

点击:2674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people/20170606/6287.html

王海燕: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提起王海燕,食科人们心中总会不由得想起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名作《咏燕》: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娇俏清丽、灵动低调又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外表娇小玲珑的她,竟是各大女子中长跑赛事中的冠军霸主:我校运动会上连续三年获女子1500米第一名、连续两年获女子3000米第一名,在2015、2017环校长跑中分别获第二名、第一名,2016 “百事可乐夺罐跑挑战赛”暨华中农业大学健康校园跑女子组第一名,2015—2016 学年度大学生环湖跑先进个人……她用脚步丈量着青春的厚度,用汗水浇灌出梦想的春天,可她却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每天做着普普通通的事,埋头奔跑,只争朝夕,可当我把脚底下的每一步跑下去,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跑出去了很远。”

飞燕展翅:奔跑是一种坚持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提及自己获胜的秘诀,王海燕如此说道,“于我而言,跑步是一项爱好更是一份坚持,从初首次参加运动会并夺得金牌,到大学三年‘独霸’女子中长跑的奖牌榜,似乎一切都很顺利,而这‘幸运’的背后是我对跑步多年不变的坚守。”

运动会是一场竞技赛,无论是前期训练还是比赛过程都是一个挥汗如雨的过程。运动会训练的时间仅有两周,但对于长跑运动员而言,短短两周完全不足以迅速提高体能以应对比赛,所以,王海燕只能利用每个训练的早晨,快马加鞭。这种填鸭式的训练不仅痛苦,而且对身体损伤很大,所以王海燕通常会在运动会前一个月开始夜跑。

“不仅仅是训练,真正挑战身体极限的过程是在比赛过程中,无比痛苦,途中的疲惫让你几乎立刻倒下来休息,是内心的意念支持着自己一步步向前。”王海燕回忆道。不过,终于当她听到场外同学卖力呐喊的时候,当她看到长辈朋友为自己起身欢呼的时候,当她拖着大汗淋漓、心跳加速的躯体越过终点的时侯,酣畅淋漓过后心里又总会暗暗决心:“下次我还要跑!”

燕雀相贺:奔跑是一种相遇

谈及跑步过程中的收获,王海燕不假思索地说:“相遇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她解释道,“跑步是一项不需要任何器材的大众性运动,只要你能呼吸就可以跑步。因为跑步,我结识了一群跑友,加入了爱跑俱乐部并有幸担任爱跑俱乐部副会长。”

很长一段时间,晚上和好友跑南湖已经成为王海燕生活中的一部分,轻松、愉快、舒展,在奔跑的过程中可以暂时甩开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湖光月色,微风拂柳,乐音流动,知音相随,这场运动大戏每天在南湖畔上演着。

春燕回巢:奔跑是一种态度

态度是回归,回归原始,回归低调。跑步不是为了发朋友圈、晒步数,而是享受跑步本身。南湖跑的路线1500米,而在跑南湖的时候王海燕却狂刷五六圈都不会累,“我想这就是运动的力量,当少去了一些功利性的目的,跑步回归到一项最原始的运动,它足以让人兴奋、忘却疲惫。”王海燕笑着说。

王海燕.jpg

态度是倔强,挑战自我,不为自己设限:“因为身材娇小,刚开始报名比赛从未有人对我抱太大期望,这反倒激起了我的斗志。不仅仅局限于跑步,生活中大多事情都是如此,在犹豫的时候不妨问自己一句为什么不可以?”

倔强而自信,阳光而向上,王海燕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着自己。2016年4月王海燕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武汉马拉松健康跑项目全长13公里,那是她未曾挑战的距离,但是也没做过多准备就参赛了。汉马当天人山人海,王海燕在人潮中拥挤与奔跑却异常兴奋,跑者相聚,如遇知音。“我只记得自己在健康跑的队伍里一路马不停蹄地向前冲,马拉松的意义在于坚持,只要脚步不停就可以不断地超越前面的人,只要停下来走一步就会被身后的人超越。所以当我疲惫地冲过终点听到跑道旁的阿姨告诉我‘小姑娘,你是女生组第二’时,一切坚持都值了。”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只要坚持跑下去就会抵达终点,在疲惫中笑对汗水淋漓、快慢得失。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王海燕的目标是有生之年跑一次全马。就如她自己所说“青春太短暂,唯愿向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people/20170606/6287.html

华中农业大学食科新闻部王诗雨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