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志愿者风采: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时间:2017-08-01 19:31:55 来源:中国大学生网 作者:丑牛

点击:136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people/20170801/16934.html

王磊,男,汉族,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校学生,中共预备党员。2015-2016学年担任青年志愿者协会慧园支队宣传部副部,2016-2017学年担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第十二届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后者较于前者机遇和挑战更加凸显,担忧与考虑的角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开始着眼于协会的高度去发现、发展活动,注重在历届主席的基础上既有保留、又有创新,逐渐改善僵化模式,抓住现有资源,培养协会专业队伍,积极打造协会特色品牌活动。

初识志愿:于我而言,我本身是喜爱志愿服务的,2015年还是高中生的我便在很偶然的机遇下加入了重庆市万州区上海中学志愿服务队,九月进入大学,加入志愿者行列(青协)的初衷不改,组织上的迁徙移动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未来和机遇。若是在懵懂幼稚的年代,我觉得志愿者是多么高尚的群体,在很多人眼中,志愿者“尽己所能,扶危济困”仿佛带着一层光环,而这种殊荣无处不在。当这两年沉淀下来之后,我才发现,志愿生活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生活、学习上的馈赠。

我的志愿故事谈不上生动精彩,却也可以慢慢仔细品味,感受细节,触动心灵。两年来,只要是有活动,我都会选择坚持参与,我喜欢和志愿者朋友们待在一起,因为彼此的志同道合,彼此的目的单纯,彼此的感性。我本来也像现在很多人一样,十足的“闷葫芦”,说话靠挤,讲话靠抖,正常的发声全是依着网络,且是与现实清晰又模糊,从被迫说话到主动得无话不说,我懂得“身在其位,要谋其政”的重要性,我懂得“言传身教”作为“前辈”的难能可贵,我开始试着去改变,试着挖掘自身的潜力,直到现在的自己;我从来没有接触到现在这么多的朋友,也没有想象到在这里感情真挚得如此单纯。两年来,我参加过接近300余小时志愿服务活动,且到目前,暖青汇注册时长仍为42个小时,只是我个人简单的认为,做志愿服务不必要去评“几星级”,殊荣多了,所做的一切都不再单纯,目的性倒是跃然其上。我的确卸去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的职务,真正的退场并不是现在的离开,倒是可以更加心无旁骛的参加到志愿服务当中去。

1497488711597.jpeg

志愿生活本身是相互的,是一种角色转换。很多初涉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其实最开始加入志愿者行列几乎都是抱着极为简单的预想。高中进入大学,在众多学长学姐的鼓励下,都想着加几个社团丰富阅历,增添见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试想着做一个有意义的人,高中的沉闷学习俨然压抑了正常的情感宣泄,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去做一次感动的事,去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还未入学的时候,在家总是大大咧咧,更甚者与父母之间老是不对付,不喜欢那些不懂事的刚刚与世界相抱的小孩,不喜欢大人反复无休止的唠叨,老是羡慕着憧憬着大学生活,觉着一切都会变得美好,世界之外与我无关,我自清安。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上我们得到角色互换,体会到不凡的人生,从年轻到暮年,从稚嫩到成熟,我们只要的感动的一生,不要抱怨的一生。

志愿生活是一种内在灵魂的感动和精神上的慰藉。18岁前的自己,都还是在“一望无际”“理所当然”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三年的志愿生活,改变了我,我懂得了行为上付出更容易做到精神上的满足,一个人经常在生活上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是可以延迟进入更年期,降低老年痴呆可能性概率。365天弹指一挥间,从接手青年志愿者协会到淡然退场,我都带着热情、心存感动。从服务于志愿者组织到管理志愿者组织,我是缺少艺术性的指导细胞的,我认为人在任何领域都不过是简单的角色互换,本质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要坚持学会带动、起榜样作用,亲自参与,要常常做到灵魂上的知觉和灵魂上的自觉。

1497488624586.jpeg

淡然离场:“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现在的离场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遇见。作为青年志愿者,要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更是要牢牢把握住三重境界其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三“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桃花深处有桃源”。愿十三届青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志愿者要认真学习《重庆市志愿服务条例》,做到心中有矩,心有方寸。

null662d651ddf78760d.jpg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people/20170801/16934.html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王磊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