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抢热点:“捆绑”葛军不是长久之计

时间:2019-06-16 15:47:52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文/李君 • 图/扬子晚报

点击:787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90616/58672.html

葛军澄清未参与今年高考命题

6月11日下午,一则署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葛军的辟谣消息在朋友圈热传,葛军在辟谣稿中郑重声明:“我没有参与2019年全国高考数学的命题,我本人也不希望成为高考的‘符号’,每年6月都被拿出来点评关照一番,谢谢大家。”

自从2010年葛军凭借“史上最难的江苏高考数学卷”走红后,每年高考一结束,“葛军参与了今年高考数学命题”的传言总能迅速引来大批网友的讨论和扩散,而过不了多久,又总有知情人士站出来辟谣,年年如此,循环往复。

为什么要乐此不疲地“捆绑”葛军?

高考期间,各种热点层出不穷,而在公众的潜意识里,葛军无疑是高考的“代名词”,,为了快速抢夺大众的视线,有的媒体干脆“炒陈菜”,再三搬出“葛军参与高考命题”这张招牌,煽风点火、放任谣言扩散,趁着公众被好奇心理蒙蔽,不费吹灰之力便狠狠地赚了一把流量。

据《2018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微博月活跃用户为4.62亿,月阅读量过百亿领域达32个,自媒体盛行年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能面向公众发声,媒体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问题正在于此。

新闻传播活动充满了变量和不确定因素,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职业素养的失守。而当缺乏专业训练、又盼“红”心切的人匆匆参与进来,不仅现有的材料无法得到准确的判断,潜在的、新鲜的信息也得不到充分的挖掘,二者共同作用下,便会有人借一个又一个“葛军”炒作,快速换来关注。

不出新意、不设底线,这样的媒体还能啃多久老本?

当一个热点出现时,趁势蹭点热度本无可厚非,巧妙利用资源也是媒体人的一项重要技能,但是,反复蹭同一个对象的热度、甚至为了博眼球而捏造假新闻,就违背了“耍小机灵”的初衷了。

6月14日,江苏网警官方微博公布了本周网络谣言TOP 10,“葛军参与2019高考全国数学一卷命题”高居TOP 3。这才短短几天,造谣者就迅速被“打脸”,还逼得葛军本人亲自出来辟谣,甩出一纸声明“断了后路”,恰巧印证了那句:聪明反被聪明误。

“耍小机灵”也要有底线,这样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也许在短期内的确实现了关注度的提高,却很容易回落,一旦信息接收者发现被欺骗,先前得来的热度便会迅速散去,甚至反过来损害涉事媒体的公信力,靠低级手段走红,也终将被打上低级的烙印。

风险高、失效快,“捆绑”葛军实在是得不偿失。

热点抢夺战,赢在给“葛军们”解绑。

不仅“高考数学帝”葛军遭遇捆绑炒作,在社会话题领域,还有无数个“葛军”被无良媒体再三利用,反复压榨热点价值。然而,在“抢热点”愈发激烈的当下,媒体之间的相互竞争并不是片刻的火拼,而是一场持久战,

毫无疑问,“捆绑葛军们”绝不是提升媒体竞争力的长久之计。一个权威、广受关注的媒体,之所以能在长期的热点抢夺战中生存下来,乃至游刃有余,依靠的是强悍的追踪能力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而不是靠编、靠炒。这种专业实力并非一朝建成,长期的经验积淀和短板优化不可或缺。

更何况,建设媒体竞争力的过程极其脆弱,如果在某个时间点过于迫切、使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那么整个媒体形象便会产生瑕疵,甚至轰然倒塌,功亏一篑。

要想真正牢牢把握住公众的视线,媒体都应当摒弃歪门邪道,给“葛军们”解绑,“创”热度而不仅蹭热度,求新但不“编”新,踏踏实实地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方针,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方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陈菜”实在食之无味,明年高考季,别再“捆绑”葛军了。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90616/58672.html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李君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