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化专栏
校园新鲜事

专访画家杨华山:“师古人”并非仅强调画之技法

时间:2017-09-16 16:44:42 来源:中新网 作者:上官云

点击:20997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ulture/mingren/20170916/20535.html

资料图:杨华山接受媒体采访。上官云 摄

资料图:杨华山接受媒体采访。上官云 摄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上官云)9月15日,“大美寻源·彝伦长德——吴悦石、莫言、杨华山翰墨三人行”全国巡回展览首展在北京开幕。展览前夕,著名画家杨华山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在谈到中国画与西画的区别时,杨华山表示,绘画要用眼,又要用心。可以说,西画用眼多,中国画用心多,两者的文化根基不同,呈现出来的面貌、气质、趣味也就不同。

“三人行,必有我师”脱胎而来的展览

说起来,“翰墨三人行”展览,还是源自此前的一个文化课题。杨华山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在国子监举办了“大美寻源”一系列书画活动,“翰墨三人行”书画展是其中一部分,大概在2016年,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立项申请,最终促成。

“展览一共展出了近百幅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有故事。”杨华山说,基本都是由莫言来题诗作文、吴悦石先生把握全局,“有些作品属于"命题创作",莫言老师先题诗,我们根据内容画画;有些作品是我先画好人物,吴悦石老师补景,莫言老师最后题诗点题”。

其实,书画作品上的“题头”,把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自宋代苏东坡肇始,盛于元代,明清继之,直至现代。杨华山说,这次展出作品的新奇之处就在于,不仅是两位画家的合作,还有了大文学家的参与,这在之前是很少见的。

faf3152968c24400b054cd00d861b4eb.jpg

资料图:此前,“问道--杨华山书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杨华山(中)在展览现场。上官云 摄

"题头"内容好、书法好,墨色浓淡配合得调和,题在画面上的位置得体,会使画面主题突出,意境延伸。吴悦石先生学养深厚,莫言的题诗看上去普通,但仔细品品却很有哲理。”有时候,三人会凑在一起创作,配合十分默契。杨华山感叹,从这次联合创作中,尤其体会到画之气韵、古趣和画外功力的不易得,“那关乎学养和天分。我们一起完成这个课题,也希望为优秀文化传播起到引导和积极作用”。

艺术家成长的天分、勤奋、缘分与本分

杨华山出生在黄河以东的山西,求学于黄河以西的陕西。故里河东古壁画庙宇很多,1984年杨华山在山西任美术老师时,他带领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山西永乐宫、青龙寺临摹壁画,整整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完成。随后,杨华山的壁画临摹汇报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举行。他记得,那时候北京还有很多小面包车,把裱好的画卷起来,整整塞满了车厢。

d9c0a2a2f73247819d4c7415dfc8866e.jpg

9月15日,百余幅吴悦石、杨华山、莫言合作创作的作品正式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展出。

一名观众正在认真观看。上官云 摄

“那次,李可染、吴作人、刘开渠等前辈参观了展览。”老先生们如此重视传统,完全出手他的意料。能够结识这么多大家,对于一个外地來京办展的年轻人几乎是难以企及的事情。杨华山称之为“上天的眷顾”,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要靠天份、勤奋、缘分和本份。能够得到这些前辈的指点,就是我的缘分”。

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后,杨华山又和书画大家董寿平成了邻居。在那里,他认识了启功先生,还有幸得到启功先生亲炙。知识渊博的启老,看了他的写生习作后,很亲切地一一指点,鼓励他要继续练习书法,书画最后皆在修养,因此还要多读书。这一教导,使得他在痴迷书画之外,又加上一个痴迷古代诗文的嗜好,至今未废。

在古文大家中,杨华山最佩服苏轼、王安石,还曾经为二人画像、题跋。他说,正是在跟张岱年教授以及其他一些大家的交谈过程中,感觉又一扇大门向自己打开了。

8179c2d6218447dd84ed1974f70579551.jpg

《杨华山书画集》书影。文化艺术出版社供图

书法、绘画与文学的关系

在杨华山看来,文学与艺术本来就密切相关,彼此难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二者却有些“渐行渐远”,“长于书画者,往往不擅辞章;通于辞章者,又往往拙于书画。大家想一下古代书画大家都是能诗能文能书能画,我们离古人差的太远了”。

杨华山强调,此次“三人行”书画展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实践,也似乎是一种向艺术传统的回归。“书画创作,要经历"师古人"、"师造化"到"融汇贯通"三个阶段,需要强调的是,"师古人"非仅仅强调画之技法,经典学习、诗文修养也很重要”。

从绘画理论上讲,杨华山认为,不能盲目接引西方的古典写实主义,今人舍本求末者众,盲目接引西方的古典写实主义,这与书画界疏于对中国画文化哲理渊源的追溯密切相关,在文化、学理的层面上,其囿于一隅是不言而喻的。两者的文化根基不同,呈现出来的面貌、气质、趣味也就不同。然得画内之景易,得画外之景难,这就要求画家全面的综合修养。”杨华山说道。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ulture/mingren/20170916/20535.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