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无声餐厅:以膳食,做善事

时间:2019-05-14 15:16:39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原创采访稿 作者:朱彦

点击:262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news/opinion/20190514/58263.html

残爱膳食餐厅的附属咖啡厅内的一角

在成都市的天府二街一片安静的居民楼后面,有一家叫做“馋爱膳食”的无声餐厅。这里并不起眼,离繁华热闹的商业区还有些距离,到店吃饭的顾客不多。餐厅里也总是静悄悄的,员工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只有在快到吃午饭的时候,才能看到几个穿着印有“馋爱膳食”工作服的员工出现在店门口,将一些盒饭放到送餐车上,然后各自穿梭在大街小巷去送餐。

“沉默”的爱心亭

两年前,四川残疾人联合会和华西都市报联合发起了一个叫作“爱心亭”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以安排残疾人劳动就业为主旨,在城市街道、广场、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社区等周围人群集中的地方建立“爱心亭”,通过经营小商品、公用电话、书报等形式给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邓如斌的女儿邓绮珈从小热爱做公益活动,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想通过“爱心亭”为残疾人做些什么。邓如斌自然也很支持女儿的这个想法,在一起商讨后,他们决定了将“爱心亭”定位为快餐餐厅,招聘残疾人来做送餐员。

餐厅于2017年正式营业,邓绮珈亲自设计了快餐店的产品理念和品牌文化,通过让残疾人制作、配送快餐的方式给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馋爱膳食”这个温暖的名字也是邓绮珈取的,“馋爱”谐音“残爱”,寓意“残疾人的爱”;“膳食”谐音“善事”,意为以餐厅为载体给残疾人提供就业,用这种方式关爱残疾人,这也是在做善事。

馋爱膳食老板邓如斌表示,餐厅刚开始营业的时候,四川残联会给餐厅推荐一些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员工。邓如斌发现,相比肢体残疾的员工,聋哑员工更适合做送餐员的工作,虽然他们听不到声音,但是行动对送餐的影响不大,便确定让聋哑员工来送餐。由于馋爱膳食主要是做团体餐,送餐客户比较固定,都是一些店铺门面或者公司这种长期都有人在的地方,所以一般不需要送餐员进行电话通知。邓如斌和员工们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聋哑人送餐的模式。如果遇到需要电话通知客户取餐的情况,送餐员会立刻反馈给餐厅的工作人员,让他们代替送餐员通知顾客。

刚开始,邓如斌先带着聋哑员工熟悉送餐路线,之后便让他们独自完成配送。有些聋哑员工也觉得这份工作适合自己,便推荐了一些自己的聋哑朋友来这里上班,这么一来,在邓如斌的无声餐厅的员工中,聋哑人这个群体就逐渐多了起来。馋爱膳食的25名员工中,有18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有11名聋哑人。

邓如斌表示,虽然这些送餐员不能说话,但是工作能力却并不比普通人差。聋哑送餐员熟悉了整个送餐流程之后,一定会准时把外卖送到指定的地点,至今餐厅都没有收到过顾客的投诉,这一点让邓如斌很欣慰。

温暖的餐厅,善良的人

虽然聋哑人能够做好餐厅的基本工作,但有时候也会因交流上的障碍产生一些误会。曾经有一次,聋哑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邓如斌,店里的员工们觉得他有点凶,这让邓如斌感到很纳闷。后来与员工们经过反复沟通才知道,由于他们听不到声音,有时候邓如斌一些过激的肢体动作会让员工们觉得他在生气。因此,邓如斌现在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沟通方式,避免再次造成此类误会。

邓如斌和女儿邓绮珈都不会手语,平常和员工都靠打字交流,也不太方便。为此,邓如斌每个月都会邀请聋哑协会来餐厅开展交流培训会,既希望提高聋哑人的沟通理解能力,也希望让餐厅的其他员工学会简单的手语,便于互相交流。现在,邓如斌在和员工相处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要靠打字交流,但是基本上还是形成了一定的默契,有时候几个简单的动作也能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每当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就会有一个聋哑员工走到正在核算账单的主管舒仁翠或是正在与人交谈的邓如斌面前,对他们做一个吃饭的动作,叫他们去吃饭。邓如斌和舒仁翠也立马领会了他的意思,手臂微微抬起一下表示知道了。

馋爱膳食的送餐员工之一何伟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高中毕业以后到富士康工作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来由于工厂的工作制度和时间安排让何伟觉得不太适应,所以选择了辞职。去年年底,他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馋爱膳食工作,到目前为止干了近四个月了。何伟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比工厂里更加轻松,员工中聋哑人这个群体比较多,会有一种归属感。

除了送餐以外,每天上午何伟和其他送餐员还会做一些后勤工作,如扫地、洗碗、选菜、打饭等。到了上午十点半,是送餐员们开始忙碌的时候,他们穿着印有“馋爱膳食”的橘红色工作制服,带着头盔,骑着送餐车穿梭于大街小巷,看起来和普通的外卖员并无差异。

邓如斌非常重视员工的人身安全,他给餐厅的每个员工都买了社会保险,还给送餐员专门买了人身意外险。每次送餐员送餐时,邓如斌也会要求他们必须戴好安全帽,以保证安全。

有一些顾客了解餐厅帮扶残疾人的情况后,会来特别照顾餐厅的生意。但是邓如斌认为,只有质优价廉的食物,才能留住顾客,所以在食材选择和制作等环节,都会严格把关。现在,馋爱膳食每天会有各式各样的家常菜以供顾客选择,平均价格在10到15元。可口的饭菜和合理的价格让馋爱膳食每天都有两百多份盒饭的固定销量。

难以达到的1.5%

目前,全世界有近3.6亿人有听力损失,其中,中国听力受损的人最多,高达3000万人,他们都是可以成为“无声”服务业的人群。除了馋爱膳食这样的无声餐厅以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很多为聋哑人提供就业岗位的“无声品牌”,如无声面包店、无声咖啡厅等,这些品牌因其对残疾人的特殊关怀,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聋哑人这个群体。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残疾人约有8502万人。对于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就业的问题,我国残障就业保障制度分两个形式,一是国家法律,二是政府的行政法规。在国家法律方面,《中国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指出,企业有义务给残疾人提供就业,政府也应给残疾人就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在行政法规方面,我国2007年起实施的《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履行扶持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为残疾人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的残疾人就业比例应不低于在职职工总数的1.5%。在职员工的残疾人比例没有达到该底线的用人单位可通过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来代替。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在《残疾人公务员也是国家形象》一文中指出:“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中设定了不低于1.5%的底线,被许多国家机关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方法予以规避。”用人单位的残疾人职员比例难以达标,残疾人就业问题也难以得到实际的解决。

目前,关于残疾人就业方面,还存在着行政法规和法律相冲突的情况。我国《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中,目前仍存在诸多针对艾滋病感染者、血液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听力及视力障碍患者等人群的限制性条例,这与《残疾人保障法》有诸多冲突。2012年,在“中国公考残疾歧视第一案”中,视力一级残疾的安徽省大学生宣海在多次公务员考试中,或因考场没有相关便利设施,或因体检不合格,屡次碰壁,遂将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告上法庭。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以宣海视力低下,可能影响到正常工作为由,驳回了宣海的上诉。最终,该案以宣海败诉告终。

在中国庞大的残疾人群体中,还有很多像宣海这样的例子。2013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截止2013年,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8296万人,劳动年龄段生活能够自理的城镇残疾人就业比例为37.9%,农村为47.3%,但是仍然有858万有劳动能力就业或达到就业年龄的残疾人没有实现就业,失业率为15%,并且残疾人新增劳动力以每年30万的速度增长。从目前来看,即使有法律方面和行政法规方面的规定,但是残疾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邓如斌表示,对残疾人最好的帮助应当是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与正常人一样通过劳动赚得生存所需,这也是对他们的尊重。邓如斌计划今年还会新开一家“无声餐厅”,预计可以给残疾人提供100个就业岗位,希望通过提供就业这种方式帮助到更多的残疾人过上稳定的生活。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news/opinion/20190514/58263.html

西南科技大学朱彦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