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我”为点赞狂

时间:2019-05-31 00:31:03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李燕玲

点击:228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news/opinion/20190531/58496.html

“我”为点赞狂

近日,“朋友圈里的假精致”又一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有顶着墨尔本七月份三四十度的高温在海边穿着泳衣做瑜伽,也有从北京到东京旅游还要经历痛苦的倒时差等,然而七月份的墨尔本正是冬季,北京到东京也不过只有一个小时的时差而已。这些因假精致而闹出的笑话数不胜数,但类似的朋友圈还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许多网友表示,主要是“虚荣心”惹的“祸”。

素质三连,点赞优先

“朋友圈第一条点赞,谢谢”“空间说说第一条点赞,谢谢”,诸如此类的“求赞”行为在现今已司空见惯。求赞行为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于各大社交网站平台的“点赞”功能息息相关,“点赞”功能发展至今已经历许多。

最早的“点赞”功能则可以追溯到2005年。“Digg”是由Digg公司(美国的一个信息挖掘网站)推出的一个表示“顶一下”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点击“Digg”按钮为网络内容投票而后Vimeo(美国的一个高清视频分享网站)借鉴了此想法,创造了“喜欢”(like)功能,并受到了众多用户喜爱,但这只是“点赞”功能的前身。真正的点赞功能则是由FriendFeed(一个社交聚合网站)于2007年10月30日以“I like it”(我喜欢)的按钮推出的,两年后FriendFreed被Facebook收购,其“点赞”功能也被Facebook引进并推广。其工程师亚当·博斯沃斯(Adam Bosworth)曾提及这个功能引进的最初是以“牛”(Awesome)按钮的形式出现,但由于“喜欢”适用范围更广,便改成“喜欢”按钮。

2010年,Youtube在借鉴Facebook的基础上,改变自己原有的1到5星级的评级系统,变为“喜欢/不喜欢”按钮。次年,Google公司推出了一个名为“+1”(我喜欢/我同意)的按钮。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开始崭露头角,如著名的美国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网站Twitter、雅虎旗下的图片分享网站flick、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等,点赞功能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了各大网站平台的推崇,他们纷纷在自己的平台上引进点赞功能。在这些平台的加持下,点赞功能得到迅速的推广。逐渐地,点赞成为了社交平台上必不可少的功能。

与此同时,中国众多社交平台也随之上线了点赞功能,新浪微博在2013年引进了点赞功能,QQ空间早在2010年上线点赞功能,而后包括QQ空间在内的许多社交平台在此基础上都开启了点赞的“花式玩法”,如花样点赞,“击掌”回应他人对自己的点赞以表示感谢等。

随着越来越多点赞“新花样”的出现,点赞原有的“喜欢”的意思开始淡化,表现为“我知道了/我看到了”的无意义的习惯性点赞和为了维持人际关系的社交性点赞。《新闻界》杂志曾刊登一篇文章《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微信用户“点赞”行为动机研究》,其中指出:“目前,点赞以一种所谓‘全能型’意义替代符码的形式出现在用户面前。‘赞’演变成了一个褒贬不一的词,它可以什么都不表达,也可以表达无穷的涵义,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在这种情况下,“点赞党”应运而生,他们或许没有阅读过帖子,或许不了解帖子的内容,或许不知道发帖的原因,或许什么都不知道,但他们总是会遵循点赞党“不论什么,一律点赞”的“教义”,活跃于社交平台的每条动态下。

戒不掉的点赞

Web2.0时代,与社交平台伴生的点赞功能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根据QQ空间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QQ空间每日平均点赞次数超过2亿,单日点赞峰值甚至突破3亿。

海量数据背后,是社交网络的扩大化。面对巨大的社交网络,人们需要一个快捷有效的方式与他人互动,点赞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燕道成副教授和该专业学生徐蕊共同发表了《青少年网络社交中点赞行为的传播学分析》一文,文中说明:“在网络交际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用所指丰富的符号。点赞的图标‘爱心’或者‘大拇指’,就是一种所指(所指是某一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丰富的符号,它能够表达喜欢、支持等含义,所以更多人会倾向于选择点赞。”点赞的含义丰富,“牛”“喜欢”“赞”“棒极了”“正在关注着你”、随手点赞等,只需手上一个小小的点击动作便能向他人传递如此丰富的信息,其过程甚至花费不超过一秒的时间,在现今讲求“效率”的社会,如此便捷有效的方式赢得了人们的推崇。

通过“点赞”,人们可以增加在对方面前的曝光度,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社交互动,加深双方了解程度。在一篇名为《“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的文章中,作者指出:“无论是新兴的‘点赞’还是传统的互动按钮‘评论’,用户对这些按钮的使用都隐含了他们想通过人际交流互动来提高社会资本的隐性期待。”所谓社会资本就好比人脉,越多的社会资本即意味着更广阔的人脉网,这对于人们“行走江湖”十分有帮助。

而这些人脉也是需要人们花费一定的心思来维护,且在不断沟通的过程中,人们与不同的互动对象会形成不同的互动频率,与频率较低的对象之间会形成一种“弱连接”,这种“弱连接”关系下,评论则显得过于亲密,而点赞则是一种很好的维护人际关系的方式,既表示了“我在关注你”的意思,又不会因为过于“自来熟”而显得冒犯。山东某大学的学生黄静(化名)表示:“不是很熟的人评论自己的动态的话,感觉很突然。”陕西某大学徐辉(化名)同学对于这种状况则表示:“会觉得很奇怪。”

也有部分人表示十分享受别人给自己点赞,不论出于何目的。在尝到越来越多这种社交性“点赞”带来的“甜头”过后,人们便开始沉溺于这种高点赞量带来的“满足感”,传播学中用“使用与满足”理论来解释这个过程,很多用户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点赞量的需求。朋友圈是人们满足需求的一个媒介,人们试图通过“印象管理”展示出自己“光鲜亮丽”假精致的一面,并获得他人通过点赞来表达的认同感,越多的点赞量将给人们营造出更高程度的被认同感、满足感,进而产生并不断增强人们对于点赞量的需求。现实中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杨宇(化名)拿着2万块钱的工资,在朋友圈中过着每月花费10万块钱的生活,因沉溺于各种酒场饭局,最后失去了家庭与工作。

点赞:“看不见的手”

这些需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们为了在朋友圈构建“精致的猪猪女孩”的美好形象,许多人都试图将朋友圈变成一个“秀场”,全方面展示自己的“美好假象”,隐藏生活中的不堪与苟且,将“诗和远方”展现出来,以此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同。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或关注的时候,会刻意在行为或言语表达上做一些改变,一如心理学中的“霍桑效应”。在生活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那个男生/女生在看我”的被关注的错觉,与此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在社交平台上,点赞数量意味着被关注度,人们会在自我形象建构上下功夫,呈现出自己美好的一面。

这些“假精致”朋友圈的内容编纂者骗了自己也骗了别人。现实中不乏有人因在“朋友圈”里“混得不错”,便就此满足于朋友圈里的自我形象建构,但在现实中“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为了自我形象建构一栏的“运动”标签,办了一张健身卡,结果就为了怕朋友圈去了两三次健身房;为了打造“养生”的形象,在朋友圈中发布自己营养清淡的一日三餐,但实际吃下肚的还是泡面可乐、啤酒炸鸡等所谓“垃圾食品”。

许多对点赞量需求强烈的用户为了获得高点赞量不得不精心策划内容,撰写文案,一旦哪次内容的点赞量较高,用户为了再次获得这种高点赞量,便会再次制作相同类型的内容吸引点赞。各大社交网站平台也不乏有为了高点赞量而制作“低俗”“恶搞”内容“吸赞”的用户,他们深受点赞量“毒害”,但又享受着高点赞量结果带来的满足感无法自拔。

不仅是被点赞者,点赞者本身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相对于评论留言这样较为深层次的关注,需要耗费一定的心力思考如何评论,点赞行为只是一种肤浅简单且廉价的互动,它只需要思考“点还是不点”。这样的互动方式,让双方的交流“浅薄化”。“点赞之交”也就因此顺应而生,人们依赖着“点赞式”社交,缺少具有一定亲密程度的社会关系。

有关“点赞”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包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社交网络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美国《社会影响》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没人互动,会影响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另有研究发现,用户们会比较自己和好友收到的照片究竟获得多少个“赞”,点赞现象也成了引发嫉妒心理的原因之一。

“点赞”一词在2013年时被《咬文嚼字》评为当年的网络热词之一,从2005年初露头角,短短8年间,“点赞”功能已成为人们社交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人们的朋友圈里,许多点赞提示正等着人们移动他们的手指轻轻点击“赞”的按钮。

“喜欢,请点个赞好吗”。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news/opinion/20190531/58496.html

西南科技大学李燕玲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