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穿越百年的舞台——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越剧文化调研队开展调研工作

时间:2016-07-18 23:02:09 来源:浙江大学 作者:文/王正中 • 图/楼依灵

点击:1125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60718/1408.html

越剧诞生地嵊州东王村的石碑

那是一九零六年的清明前夕,恰好是烟雨纷纷的时节,打田间不时传来布谷的欢鸣。东王村的村民们从家里搬来了四只大圆木桶,在上面铺好了门板,搭建成了一个简单舞台。“的笃”声一响,吟哦调一出,“召戏”《十件头》和大戏《双金花》先后上演,几十年的“落地唱书”,终于正式走向了戏台,越剧由此应运而生。

一百一十度春秋过去,2016年7月17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越剧文化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又再一次踏上这片沉睡的故土,走进宁静的村庄,在发源地探寻越剧的往昔。

进入东王村,实践小队首先到了讲述越剧发展陈列馆。这里完好地保存着百年前的戏服和道具,依稀可见几辈先人旧时的风采。在馆内,队员们采访到了负责东王村文化宣传工作的老先生。尽管一头霜发,老人家精神矍铄,谈起越剧眼里还跃动着光芒。他先回忆起习总书记当年莅临东王的情景,然后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述了村内的越剧文化现状,不仅拿出手机向我们展示了村里越剧表演的盛况,还风趣地分享了一些村里村外唱戏的轶闻。

此外,队员们还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热情的村民甚至还主动跳上古戏台,为大家即兴表演了一出“九斤姑娘”选段。看罢,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想拜师学艺,也有模有样地跟着师傅学了几个简单的手势和身段。队员们对于这种新奇的体验都十分投入,对于越剧的了解也更深了一步。

在后来的交谈中,大家了解到,这片土地上的很多人打落地起就受到越剧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下,他们也对越剧产生了别样的情结。其中,前村长夫人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我们是伴随着越剧成长起来的,就像现在你们年轻的孩子喜欢流行歌曲那样。”她如是说。作为越剧喂养长大的一代,越剧本身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无论身在何处,在做何事,口中总不离唱词几句。

“那您的孩子还在唱越剧吗?”

面对这个问题,她无奈地摇摇头。“我家大女儿会唱但是不喜欢,小的只听周杰伦等等歌手。”“东王爱唱老戏的孩子不多了。”

这让人不免深深感到遗憾,尽管父辈对越剧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东王的年轻人们身上却鲜见这份情结的影子。是厚重的越剧文化不敌现代潮流的侵袭,还是新一代人兴趣普遍地转移?

队员们认为尽管时代更迭,越剧的根依然扎在每一辈人的心里,当他们走出故土,越剧就是乡愁的载体。而今,越剧正走在革新的道路上,保留经典的同时不断丰富着时代内涵。题材、服饰、道具、灯光、舞台的大胆创新,也使改良越剧能在新时代中大放异彩。不论如何,不容置疑的是,越剧自身的魅力不会随着时代更替而淡去。

离开东王村的时候,恰好路过村口高桥头那棵传奇般的的大香樟树。据说以前凡是唱书的艺人都要在此树下“出门上香拜三拜”。到了如今,这棵香樟树依然像是一个忠实的守护者一样,散开枝叶,静静地看着东王村的每一个日月,看着从这里走出来的越剧一步一脚印,走向遥远的未来。

穿越百年的舞台——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越剧文化调研开展调研工作

穿越百年的舞台——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越剧文化调研开展调研工作

穿越百年的舞台——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越剧文化调研开展调研工作

穿越百年的舞台——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越剧文化调研开展调研工作

穿越百年的舞台——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越剧文化调研开展调研工作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60718/1408.html

浙江大学金明源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