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时间:2016-09-10 00:52:47 来源:兰州大学 作者:文/任佳乐 • 图/任佳乐

点击:167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60910/3755.html

兰州大学团队在生命科学园的合照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正在成为科技革命的最重要推动力,日益严重的诸多人类社会问题,如人口、地球环境、食物、资源与健康等重大问题的解决,莫不寄希望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步。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越来越多力图转化生物技术为生产力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资本市场也越来越青睐这个领域新兴的诸多产业,然而与之相对的,我国各高校开设的生物类专业却常常遭人诟病,每一个填报志愿时想要填生物类专业的孩子,都会被家长提醒说:“这个以后可不好找工作。”就业率低仿佛成为了生物类专业的一大特色,也成为了聚在生物类专业学子心头长久不散的阴霾。

未知的总是令人恐惧的,为了驱散对未来,对前途的不安和忧虑,兰州大学赴北京市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暑期实践团队决定选择在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园“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进行暑期实践,了解一下国内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情况,也提前接触一下大家未来可能遇到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通过采访企业高管和科技园管委会,探求到并帮助生物类专业的同学们知晓:生物科技类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到底是怎样的;什么样的科研人才会被企业青睐;怎样表现才能在面试的时候令企业的HR满意;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能胜任企业各种各样不同职位的工作等真正与大家的未来息息相关的问题的答案。

实践团队首先到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和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公司了解了整个园区的基本情况;之后采访了康龙化成、博奥生物和碧水源等几家生物科技领域大型知名企业的相关高管,实践团队还进入了企业孵化器和生物医药企业招聘会,对许多中小企业进行采访。

经过为期半个月的采访和调查后,实践团队了解到:生物科技产业现在正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的企业正处于产品研发阶段,鲜有已经产业化的成熟产品,需要国家和资本市场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研发,短时间内却产生不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这限制了生物技术领域许多初创公司的成长,生物类专业就业率低也是这个原因,但近年来状况在不断改善,优秀的大企业和初创企业不断涌现,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积淀,生物技术领域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必将越来越明显,对生命科学的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只要不断增强自身,是自己具备满足要求符合标准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就不用担心会“毕业即失业”。

不同的公司中,不同的职位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喜欢积极求发展的人才,能够带动企业发展;大企业偏向于招收稳定务实的人才,注重专业素养,能在企业内创造更大的价值。博士或更高学历经常能担任项目负责人等较高的职位;硕士学历的职员是生物科技企业内最常见的研究人员,能担任企业研发工作绝大多数岗位;即便是在小企业,本科生也只能担任实验操作员等待遇和技术要求都比较低的职位,不太可能自己负责项目或改进技术。企业看重的是人才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水平、性格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技术和研发能力是现在生物科技领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前来应聘的科研人才的专业水平尤为看重,主要通过公司技术负责人作为面试官现场提问,根据面试者的回答、反应作出判断。

对内,实践团队的调研成果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环境,让大家不再为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而担惊受怕;对外,则展示了兰州大学学生的优秀素质和能力。受访的企业也对兰州大学实践团队勇于尝试的精神加以赞叹,表示欢迎兰州大学的人才以后常去他们公司实习或应聘。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兰州大学学子走进北京中关村生物科技企业 求解就业难题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60910/3755.html

兰州大学任佳乐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