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从莒县过门笺看莒县的“中国制造”

时间:2018-02-21 10:36:38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作者:杨宝朔

点击:212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80221/23555.html

从莒县过门笺看莒县的“中国制造”

过门笺是汉族传统剪纸中的一个古老的艺术种类,又是一种传统的春节门楣装饰物,主要流传在北方,而在北方的山东省又以日照、临沂等地尤为盛行。由于各地文化和风俗的差异,过门笺在不同的地方有着多种多样的称呼,莒县方言中称其为“过门钱子”。此外,过门笺又称“过门签”、“过门添子”、“罗门笺”、“花纸”、“挂钱”、“吊钱”、“彩飘”、“斋牒”等。“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莒县过门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寄托了一代又一代莒县人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春节贴过门笺更是成为像贴春联一样不可或缺的莒县春节习俗之一。每逢春节到来之际,花花绿绿的过门笺迎风飘扬,更加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那么,在莒县过门笺的背后,是有着怎样的历史积淀?它是如何被艺人一步步制作出来的?贴莒县过门笺又有着怎样的讲究?莒县过门笺的发展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围绕这几个问题,我通过查找相关历史资料,询问身边的老人,采访制作过门笺的村民,观看莒县文化展板,访问地方政府部门网站等方式进行探讨,最终总结如下:

一. 莒县过门笺概述

莒县过门笺是春节时被贴在门楣上的装饰刻纸,其尺寸和大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美观,色彩鲜明,贴近生活,用象征、谐音、寓意等多种手法表现了莒县劳动人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的祝愿。它的功能常是祝吉纳福,内容均是吉祥的。“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这是流传在莒县坊间的一句民谣,反映了莒县劳动人民对于过门笺的美好寄托。

201407111619658.jpg

随处可见的莒县过门笺

莒县过门笺上刻有各式各样的文字,充满了莒县人朴实的气息和真挚的感情。

作为劳动人民庆祝新年的重要装饰,过门笺上的文字与人们的生活十分贴近,比如“年年有余”、“福寿无边”、“万事如意”、“五福临门”“六畜兴旺”、“牛羊满圈”“喜气盈门”等,文字里充满了乡土气息,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朴实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一般来说,莒县过门笺中间是镂空的文字和图案,周围则环绕以各种花纹,如水波纹、鱼尾纹、菱形纹等。

红、黄、绿是莒县过门笺最基本的三种颜色,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五色和六色,五色是大红、粉红、黄、绿和紫,六色在五色的基础上加了蓝色。

二. 莒县过门笺的历史

莒县位于山东省的东南地区,隶属日照市,具有悠久的历史。

莒地可谓是较早出现人类文明的地区之一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东夷民族的莒部落先民们就开始在莒地创造出灿烂的莒文化;莒城自春秋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一个变化过程;如今,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莒文化已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古文化”,莒县也成为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莒县过门笺是莒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独特的文化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莒县过门笺的习俗流传已久,现今虽无文字可查,但清代朝元宫壁画上就有了贴过门笺的民舍画面。(朝元宫位于莒城西南隅,虽然创建年代不详,但明代就已有之)。同时,还流传有明代中叶莒县境内东南镇寒门农户因无张灯结彩之力而以彩纸取代而贴之作为门饰的传说。可见,莒县过门笺至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明清时期发展到今天,它是莒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它在历史的年轮中见证了莒地的历史变迁,传承了莒县人民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e0568d3c4b60c1f2c31bdae04966a56a7ac9146f59d90-acTdfl_fw658.jpg

家家户户贴过门笺过春节

三. 莒县过门笺的制作

传统的剪纸艺术通常以“剪”得名,而莒县过门笺的制作却以刀刻为主,多数都由刻刀制成,在众多剪纸门类中独具特色。同时所用的刻刀更是大小不一,种类繁多,由此在艺人的创作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莒县过门笺。

W020160111308569362351.jpg

大小不一,种类繁多的刻刀

在清代以前,莒县过门笺的制作比较简单,一般由巧妇用彩纸剪制而成,只有简单的图案和花样。

自清末民初以来,莒县过门笺的刻制工艺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过门笺的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刻成模版,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然后把彩纸按尺寸裁好,一沓80张,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用锥子扎上眼,再穿上纸捻固定,最后再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敲击各种刀具刻制,全部刻完后把刻下的纸屑投出,整个工序就算完成了。

W020160111308569262452.jpg

艺人在用刻刀制作莒县过门笺

此外,过门笺的加工工艺有单色、多色和套色法。所谓套色法其实就是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后放在蜡盘上按刻,刻完后调换纸的颜色、位置、纹样进行“换膛子”,实形填补虚形,背面用纸片粘贴住,色彩便更加丰富有序。

四. 贴莒县过门笺的讲究

莒县自古以来对过门笺的悬挂就有一定的讲究。每门每窗所挂皆为单数,多为五张或三张,每张一色。在莒县,过去的五色原指青、赤、黄、白、黑,因在喜庆的民俗中人们忌讳黑、白二色,所以后来把五色定为大红、粉红、黄、绿和紫,其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红)、五紫(取“五子登科”意),后期也把蓝色加上,一套六色(取“六六大顺”之意)。

同时,在大门、堂屋、卧室、厨房和猪圈等不同门楣所贴的过门笺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大门口要贴最大的过门笺(一般长29cm,宽16cm),文字内容一般为“万事如意”等;而厨房要贴小型的“五谷丰登”;猪圈贴小型的“六畜兴旺”等。

贴门笺时,五色的排列次序因地而异。有的是“头红二绿黄当央”,水红第四,蓝紫(或蓝)第五,有的张贴习惯则是蓝紫、水红、黄、红、绿。五色门笺单取一色张贴也有不同习俗,有喜事全贴红的,有丧事全贴蓝的,灶上方贴黄的,牲口槽、水磨上贴蓝紫不贴红的。

另外还有一种套色门笺,是在五色纸凿成的门笺膛子中加贴金、银文字。有些地方的套色方法名为“挖补”,又称“换膛子”,是把五色纸刻出的膛子花纹取出拆开后重新组合。例如,在蓝紫边框内换进黄色地纹、粉红花叶、大红花瓶;在黄色边框内换进粉红地纹、蓝紫花叶、绿色花瓶等,在过门笺背面另贴窄纸条连接。

五. 莒县过门笺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或大或小的打击,莒县过门笺也不例外。如今,莒县过门笺的制作逐渐被“机械化”和“现代化”,坚持手工制作过门笺的人也越来越少。

作为莒县过门笺传承人之一的来逢强曾在采访他的记者面前表示自己对此也很无奈,从清朝开始,莒县过门笺就非常受欢迎,做过门笺相比其他行业也能赚不少钱。尤其是春节前几个月,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但从五六年前开始,有了机器制作过门笺,手工艺人们一下没了市场,利润骤减,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做了。现在他们整个村子只有他还在做。

“我从小就做过门笺,已经30多年了,舍不得这门手艺”。今年42岁的来逢强跟其他过门笺艺人比,制作的过门笺更精美,清朝时期的模板他还保留着十几套。从他开始做过门笺,村里所有的模板都是他设计的,已经不仅仅是在过门笺上印上字的图案,而且还带有很生动的绘画。现在基本上只做图案之后,自己做些样品,然后就是做一点大型的工艺品,贴在门口的过门笺没做,因为根本不赚钱,花几个月的时间做出的几千门过门笺卖出的钱还不如出去干一个月的活的工钱多。

所幸的是,在众多学者纷纷感慨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失的时候,莒县人却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广泛培育兴趣点、积极寻找传承人、探索发展产业化”的新路子,让莒县过门笺这门老手艺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为传承和保护莒县过门笺,让更多莒县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这门艺术,莒县相关部门广泛培育兴趣点,组织剪纸爱好者分别进入莒县桃园北区和文心苑等生活小区进行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同时,他们还走进莒县一中、浮来中心小学等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为中小学生讲述莒县过门笺的制作工艺,现场指导学生剪纸技巧,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并爱上这门艺术。

同时相关部门积极成立合作社,挂钩旅游业,并先后组织山东省第四届国际大众艺术节、日照市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浮来山文化庙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莒县剪纸作品、年画精品走俏省内外市场。同时建立剪纸文化生态村,提高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自觉,促进了剪纸作品内容的完善。

2007年,莒县过门笺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莒县过门笺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80221/23555.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