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毛概实践小组探访大连软件园

时间:2019-05-03 21:33:43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文/毛概实践小组 • 图/王疑霜

点击:709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503/58118.html

走进大连软件园了解大连软件园区的发展现状

2019年5月2日下午,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小组深入大连软件园和东软信息学院,深入了解大连软件园区的发展现状,了解习近平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对软件行业的影响作用。

实践小组首先在软件园区外围的咖啡店里对一些年轻的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了采访。通过与这些员工以及咖啡店老板的对话我们得知,自1998年大连软件园建立以来,软件行业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如今进出软件园的员工大多都是二十岁左右、初出大学或者职业学校的年轻员工。但可喜的是,我们采访到的大部分员工都表示,他们遵循的依然是朝九晚五、一周工作五天的正常劳动时间,最近一段时间网络热议的“996工作制”并没有影响到大连软件园。

幸运的是,我们还在路边采访到了两位出来休息的韩国员工。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如今大连软件园的主要工作内容还是对日外包,约占他们工作内容的30%,但是近年来已经略有收缩。

“国家在公司层面有一些补贴,但是一般分不到个人层面上。”其中一名韩国员工用日语这么回答我们。

在日资注入减少、国家政策偏重自主创新的当下,尽管国家有意注资扶持大连软件园向着创新发展的方向转变,一些无法立刻用资金支持填补的漏洞却依然难以忽视。在东软校园内,我们采访到了三名来这里散心的软件园工作人员,并从他们口中得知,人才和技术的落后是阻碍大连软件园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一线技术城市相比,大连的技术要落后二到三年:一项最新的技术或者流行的架构方式,至少要晚二到三年才能在大连软件园内推广,这就使大连软件园被无形地排斥于时代最前列的一系列竞争圈子之外,最终也只能靠外包工作维持发展。

在东软校园内,我们还采访到了两位日语系的大三学生。通过对她们的采访,我们得知大连软件园内的不少员工都掌握日语,而日语流利的员工不仅在薪酬方面更胜普通员工,获得的工作机会也更多。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503/58118.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