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古韵悠长,文化潍坊——青岛大学学子赴潍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调研活动

时间:2019-07-18 15:34:51 来源: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作者:胡建婕 张高阳 杜嘉馨 王雨藤

点击:1523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718/63692.html

古韵悠长,文化潍坊——青岛大学学子赴潍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调研活动

调研地简介

作为中国风筝文化的发祥地、“世界风筝都”的潍坊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市级非遗传习所50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0个、非遗传承教育基地6个,省级非遗项目名录20个。有7个县(镇)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作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市被国务院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潍坊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各项积极措施为新时代文化产业转型提供了借鉴,使得文化性产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为总结成功发展模式,了解非遗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发挥专业优势“古韵悠长,文化潍坊”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赴潍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保护发展调研团特选择潍坊作为调研实地考察的对象。

团队概况

应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团委的号召,在米娟老师的带领之下,成立了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赴潍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保护发展调研团,赴潍坊进行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调研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深入潍坊、青州等地的文化产业园区、博物馆、文化机构和单位等,拜访手工艺匠人,体味中华文化古韵,感受文化遗产对于民族团结、民族凝聚的重要意义,了解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遗传现状,并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做调查、提意见,积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发掘文化遗产保护继承的创新性模式。

image007.jpg

7月15日

七月十五日上午,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潍坊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进行了参观调研学习活动。同学们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了参观,对风筝和版画的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同学们亲身实践,参与了版画与风筝的制作过程,在亲身实践中加深了对潍坊非遗文化古韵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非遗,保护非遗,弘扬非遗的决心。

下午,通过与杨家埠市场营销部副经理杨磊先生进行座谈交流,以杨家埠民俗文化大观园为例,同学们了解到了潍坊市关于非遗保护的措施和现状,总结了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模式,认识当下到在非遗保护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并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意见。

7月16日

7月16日上午,第二站,三下乡小队来到了坊子区王家庄——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王家庄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筝制造、传承重要基地。同学们首先在风筝协会会长王传贵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坊子区风筝文化馆,体验了中国潍坊风筝文化的传统魅力和吸引力。

当日下午,同学们采访了风筝制作散户,并近距离观察了风筝制作流水线,对大规模大批量的风筝制作流程有了基本了解。通过与王传贵先生的访谈交流,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到了当前风筝行业的产业模式、发展现状和手工业者待遇现状。

7月17日

7月17日上午,第三站潍坊民俗产业园——十笏园。同学们首先与菩提叶画第四代传人冯志凯女士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亲身地交流,同学们了解到菩提叶画的发展历史与制作过程以及其特有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

紧接着,三下乡小队成员又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第六代传人刘向阳先生,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关于以核雕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内涵、保护现状,并探讨解决的策略与方式方法。随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十笏园非遗空间。

7月17日下午,同学们来到了第四站——青州偶园古街进行走访,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来到一些民俗文化产品商户内进行实地调查与采访,并向游客、商户发放调查问卷,深入调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

7月18日

7月18日上午,第五站——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在青州市文化执法局局长冀克良先生以及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小队成员切实的感受到了潍坊青州物质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力,浓厚文化底蕴,并对青州市非物质物化遗产的种类、保护现状有了整体的概念。

7月18日下午,组织与了青州文化执法局局长冀克良先生有关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政策的座谈会。通过这次座谈会,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国家采取的帮扶保护措施,对于小组成员很多的问题,冀局长也给予耐心解答。

image057.jpg

小结

通过短短四天的三下乡活动,我们深入实地考察,切实通过调查走访,了解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现状以及前景发展方向以及传统手工艺者的生活现状。将专业知识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对接,在调研过程中探索文化遗产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的新路子,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区域文化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其他地区如何发展文化旅游,擦亮文化名片提供借鉴意义。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718/63692.html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胡建婕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