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走访皮影艺人王维吉:悲欢离合本人事,一一乃以影取之

时间:2019-08-13 22:12:20 来源:兰州大学 作者:文/潘淑娜 • 图/陈悦夕

点击:41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813/71742.html

图为实践队员与艺人王维吉合影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 陈悦夕 供图

中国大学生网白银8月10日电(通讯员 潘淑娜)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宝库、澎湃的发展潜能。为响应十九大的号召,守护非遗技艺,沿续中华文脉,8月10日,兰州大学赴甘肃省会宁县皮影戏文化传承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会宁县西南边缘的丁家沟乡,采访了当地的皮影艺人王维吉,加深了对皮影戏的源流与现状的了解,力图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做出贡献。

经过两小时辗转的舟车劳顿,实践队员们终于抵达了艺人王维吉师傅的住处。正当队员们在庭院中张望时,王维吉师傅闻声从房间中探出身子来,见到实践队员们之后,热情地邀请他们坐下。与老师傅寒暄之后,队员们随即开始了访谈。

image001.jpg

图为艺人王维吉与实践队员们在交谈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陈悦夕供图

王维吉师傅是当地知名戏班的主唱兼班主,从二十几岁时开始接触皮影戏,作为艺人一直表演至今。据王维吉师傅回忆,在他年少时,甘肃定西人高海山来到会宁的丁家沟表演了几日皮影戏,王维吉深为那场光影声色的盛宴所震撼。受着内心的好奇与热爱驱使,王维吉自此跟随着定西戏班打下手,多年来,戏班辗转于会宁北乡的柴门、刘寨、头寨一带演出,王师傅也跟着学唱了十年左右的皮影戏,后来离开了戏班,开始独立唱演的生涯。

白银市会宁县与定西市通渭县地理上毗邻,文化上亦十分亲近。每逢节庆或社火时,年轻的艺人们便有机会聚在一起一同观看与表演皮影戏、秦腔等传统曲艺,王维吉因而结识了一些来自通渭的志同道合的友人,久而久之,彼此越发熟络。后来,王维吉便与自己的兄弟、舅子以及两位定西的朋友一起组成了戏班,坚持表演至今。

不过,王维吉师傅同队员们说道,几十年皮影戏生涯走来,他印象里会宁县当地的皮影戏艺人其实不多,相较之下,定西市通渭县的皮影文化似乎更为繁荣兴盛,一个仅四十万人口的小小县城中,便有十几班子的艺人。

王师傅的戏班里,大小锣、抱鼓、干鼓、钵、三弦等乐器样样俱全,但是不像其他乐队,他们不会使用电子琴之类的现代乐器。时至今日,他们仍坚持表演旧剧目,除了出于对传统的坚守之外,也有一份更加无奈的现实阻力。老师傅不无遗憾地说道,即便是新的唱腔,在县里也是吃不开的。甚至由于电影电视等流行文化的冲击,皮影戏这种古老的文化现在已鲜有人愿意了解,在如今的农村,它多是供敬神唱庙会之用。传统皮影戏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乃至家庭琐事的内容渐渐边缘化,而《香山寺还愿》《武当山还愿》等敬神的愿戏则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剧目。

两年前,王维吉师傅还参加过会宁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皮影戏调演赛,表演了剧目《诸葛亮祭灯》,获得了二等奖。会宁皮影戏讲究“一说二笑三唱腔”,而在百姓的评价中,王师傅的捉线子以及说笑唱腔都是首屈一指的。此前,实践队采访过的成定余师傅,每唱一次戏,都会邀请王师傅前去助唱。

image003.jpg

图为艺人王维吉与荣誉证书的合影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陈悦夕供图

但是技艺超群的王维吉师傅对皮影戏的传承却颇感焦虑,儿孙因为忙于学业与工作,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接触、学习与传承皮影戏的手艺。王师傅说,经常有人会戏说着要向他学艺,却始终无人真正实践。现在有些地方过年的时候连社火都举不起来,虽然每年元宵节时,当地皮影文化艺术馆会组织表演和比赛,但奖金往往抵不上艺人在城乡间往来的交通开销。

从王师傅的话语中,队员们得以窥见会宁皮影戏当下生存的困境。接着,王师傅从另一个房间中搬来了一个年代久远的褪色木箱,打开箱子,里边整齐地码着许多牛皮制作的皮影,线子、头梢、动物、场景,一应俱全。箱中的皮影多是从清朝或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年代久远,千百场表演下来,皮影都已被煤油灯熏黑,色彩看似黯淡了许多,但皮影一旦舒展开来,阳光透过线子,原本斑斓艳丽的色彩又全然显现出来。王师傅悉数向队员们介绍箱中的皮影,一拿起人物,老艺人的手便按捺不住又操弄了起来,人物在众人眼前活灵活现地舞动。

收起戏箱之后,王维吉师傅又展示了他从前表演时的道具,以及表演时悬在幕布之上鲜红的条幅,条幅上书“云霞万影,丝竹千声”,承载着艺人们心中的浪漫情怀。摩挲着那块陈旧泛皱的红布,老人的脸上漾起了一丝骄傲与满足。

image005.jpg

图为艺人王维吉在展示自己珍藏的皮影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陈悦夕供图

高尔基说,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薪火相传的传统艺术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以及自身的局限性,在这个时代面临着空前的困境。为了突出重围,接续非遗文化的香火,开展抢救性的资料留存工作是当务之急,而培育市场,重新激发民众对皮影的兴趣,是政府、民间及全社会迫在眉睫的共同责任。希望这次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调研能够为当地的皮影戏艺术带来更多的关注,通过每个人微小的努力,在黑暗中撕开一条裂缝,让更多的光落在璀璨的民族文化之上。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813/71742.html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