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情系皮影,心永相随——兰大学子走进会宁县党岘乡拜访雕刻艺人李俊录老师

时间:2019-08-13 22:29:56 来源:兰州大学 作者:王子睿

点击:273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813/71750.html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李俊录及其妻子合影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王子睿 

中国大学生网白银8月12日电(通讯员 王子睿)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会宁人民亲切地把它称作“灯影戏”。一代又一代的皮影艺人将它传承、演绎,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来自五湖四海的12名兰州大学学子被这门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吸引,组成了“兰州大学赴甘肃省会宁县皮影戏文化传承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齐聚会宁,感受皮影魅力,致力文化传承。8月12日,实践团来到会宁县党岘乡拜访雕刻艺人李俊录老师。

上午十一点,实践团的同学们准时乘上了通往党岘乡的汽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乘车和步行,同学们终于找到了坐落在半山腰上的李俊录老师的家。他们一家热情款待了实践团的同学,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谈。

经过了解,李俊录老师在何家岔盛世田苑皮影戏团担任雕刻和主唱,十几岁就跟父亲学习皮影表演,父亲去世后就开始独立演出,并组建了自己的戏班。提到皮影制作,他表示这个过程相对复杂而漫长,单是选皮,就要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首先要选择花色均匀、不斑块的健壮牛,屠宰后在含硝的水中浸泡,之后剥皮,去毛,并将牛皮四周打孔穿入绳子,将绳子拉紧,绑在柱子上,防止牛皮褶皱。如若中间有一步失败,就要重新开始。李老师向实践团展示了一块处理好的牛皮,表面光滑平展似纸张,厚度和硬度都胜过纸张。

图为李师傅向团队成员介绍皮影制作过程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王子睿 供图

为了给实践团成员更好地展示皮影雕刻技艺,李师傅将同学们带到另一间屋子里。屋子里有一个盛放皮影样品和模板的大木箱,还有皮影表演所需的音箱等设备。只见他拿出一个皮影模板,并将它盖在处理好的牛皮上,用刻刀顺着边缘轮廓雕刻。刻刀有将近十种,较大的一字型刻刀用于描边,较小的三角型刻刀用于人物面部的细致刻画,不同尺寸、形状的刻刀将边缘线描出来后,用针将边缘线划开,雕刻变基本完成。至于模板,李师傅说是父亲传下来的,想必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皮影艺人在传承中创新,逐渐制作出成熟经典的皮影模板,供后人制作、使用。

图为皮影样品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王子睿 供图

接着,李师傅向同学们展示了染色步骤。为了使观赏效果更佳、人物性格更突出,在透明的皮影雕刻完成后,往往还要用人工染料染上颜色,通常有红、绿、黄、黑四种颜色,依照模板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要烘干样品,并用电熨斗熨平,之后涂一层清漆封层,以便样品长期保存、色泽鲜艳。

在放置皮影样品的箱子中,同学们欣赏到了各式各样的样品。李师傅看到同学们对此颇感兴趣,就对皮影中塑造的人物和动物进行了详细介绍。皮影中的女性通常是以小脚形象出现,这正与封建文化对妇女三从四德的道德要求而产生的“裹小脚”的现象相吻合,反映出艺术源于生活。古代人民将生活用图像和动作展示、演绎出来,借以灯影呈现,由此形成了皮影。对照当时生活,女性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皮影戏的表达中,带头巾、扎长麻花辫的通常是丫鬟红娘等身份低贱的女子,带珠花、发簪、官帽的一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公主、女官等身份高贵的女子。男性的典型形象则是着短靴,年纪大的可以黏上胡子。头带垂穗官帽、身着黄袍的是皇帝,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宋太祖赵匡胤,他是红脸的形象,象征忠诚勇敢,在皇帝中备受人们青睐。

图为李师傅操控皮影样品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王子睿 供图

李师傅带领实践团了解了皮影选皮、雕刻、染色一系列的流程,使得这项传承百年的古老艺术不再神秘遥远。那么皮影艺术的未来究竟怎样?这个问题使李俊录师傅露出了苦涩无奈的笑容。他认为,一方面年轻人对皮影兴趣不大,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冲击,另一方面皮影技艺相当廉价,不能作为谋生的手段。现在一场皮影戏表演只有几十块钱报酬,而帮别人做农活、去城里打工一天都能挣一百多元,对比之下,人们纷纷放弃传统技艺,转向市场需求更大的体力劳动。种种原因导致皮影传承遭到阻碍,但他也表示,自从会宁皮影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政府于今年2月份与继承人戏班签订了合同,为他们提供工资保障,在县文化馆和各乡安排皮影戏演出,会宁皮影又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皮影戏的未来,仍值得期待!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90813/71750.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