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山水迢迢,雨露亦达

时间:2018-02-08 00:34:15 来源:东北大学 作者:文/张颖 • 图/戚思楠

点击:8014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fuwu/20180208/23496.html

孩子们在新建的足球场上和志愿者们拍下了珍贵的合照

2018年1月31日,清晨的曙光伴随着东北大学(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简称东大(NEU),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的青年们抵达了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吾竹比自然村,这是一个在大山里的纳西村子,整个村都姓和,距丽江城还有接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这里大面积种植土豆,听说每年夏季,土豆花会开满山坡,只可惜这次到吾竹比来,没能见识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同时,反季节的油菜花在七八月份盛开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可想而知,盛夏开在这片土地上的花儿,也是丽江的一大景色。

初到吾竹比

刚进入村落,就被纳西族特色建筑深深吸引,目光所至,都是青瓦白墙。顺着小路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学校门口,简单的两个木牌上写着:吾竹比完全小学。由于现在正处于学生放假期间,学校里空无一人,我们静静观察了学校的校舍:简简单单一栋教学楼,六个教室。教学楼旁有一个小菜园,院子里的植物蓬勃生长,这都是学生们自己种的,白菜,韭菜,小葱……围着小菜园的是老师的宿舍(也就是我们接下来一周所住的地方):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桌子,两张床。学校有一个小厨房,厨房四壁被烟熏成了黑色,在这里,我们需要自己找柴,生火,煮饭……一切都是最原始的状态,听学校的老师说,在吾竹比生活的纳西族人们基本都是自给自足,村里没有菜市场,如果需要蔬菜,只能等赶街或是卖菜的小车来到这个村子,这也成为了我们最困难的地方。31日晚,队员们吃过饭后开了一个小会,分配了各自的工作,期待着第二天活动的正式开始。

(图片:戚思楠,拍摄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吾竹比自然村)

起初的陌生、后来的熟悉

清晨的阳光轻轻洒在校园里,有些微微褪色的国旗在风中轻轻摇曳。我们站在教学楼二楼眺望远方,冬日的雾气还未散去,几缕炊烟缓缓升起,一个个拎着小书包的身影蹦蹦跳跳地从四面八方朝学校跑来。孩子们很准时,9点之前已经乖乖坐在了教室里,可能有些怕生,也不敢说话,只是用稍带好奇的小眼神弱弱地看着我们。第一节课,我们玩了一个破冰游戏,让我们互相熟悉起来,之后又给我们介绍了自己家乡吾竹比有些什么:白菜,土豆,蓝天,白云……孩子们的眼中,这些最最基础的东西,仿佛都带有某种含义,将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第一节课,值得一提的是吾竹比完小的下课铃,这里没有广播,也没有喇叭,只有一个挂在杆上的铁圈,用另外一块铁轻轻一敲,叮叮叮,叮叮叮,最原始,也最有特色。

中午放学回家,看着他们三三两两向家跑去,山乡的每个角落仿佛都因为这些孩子的笑声而增添了色彩。吾竹比处在一个高寒山区,四季寒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很幸福:因为希望。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四处跑动的身影,这就是希望。虽然这里条件艰苦,但是这里的空气清新,没有雾霾;这里的植被丰富,星空璀璨;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模样。

(图片:戚思楠,孩子们很开心)

追寻音体美、探索人生路

我们上了音乐课,教他们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云南孩子通常分不清前后鼻韵,我们的队友细心地叫他们发音的方法,嘴型,他们学的十分认真,我们也十分开心能给予这些山中孩子一点点的帮助。音乐架起了我们和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桥梁,走入音乐的世界,我们想象着歌词所描绘的画面,一张A4纸,一支铅笔,孩子们画出了心中的白塔,湖泊,双桨,各有各的特色,充满想象力。我们选出了其中画的最好的几位同学,每人送了他们一颗糖果,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礼物,他们却开心的合不拢嘴,当然,孩子们也很有礼貌,在接过糖果的同时都会轻轻道一句谢谢。

每当下课铃一响,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就暴露出来了,争先恐后的跑出教室,在操场上打起乒乓球,羽毛球……2月3日下午,同学们按年级排成6列,整齐的向新建的足球场跑去,阳光下的绿茵场,孩子们的笑脸,被我们的摄影师准确地拍摄下来,低年级的同学在场边给高年级的同学加油,清脆的嗓音在村子里回响,引得老人们纷纷驻足观看球赛。不过出了一个小插曲:期间有位小女生不慎被足球砸伤,顿时鼻血流了出来,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可是过了一会,笑脸又出现在了她那泛红的脸颊。我问她:“踢球的小朋友有没有向她道歉?”她笑着回答我:“这是游戏,他不是故意的。”此时,我的心间涌起一阵暖流,最善意的话从小孩嘴里说出来,总是那么的感人。足球赛结束后,我们一起拍照留念,一张照片记录下了我们和这些孩子的友谊,这将永远保存在记忆的影像中。

1518018302_113246.jpg

图片:戚思楠/张颖,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

也学习了音乐和美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妙

穿越电影世界

在支教活动将要结束的时候,我们给孩子们放了一部电影:《小王子》。出奇意外的是,孩子们似乎并不喜欢看电影,他们更喜欢在大自然里跑来跑去,看一看白云,嗅一嗅花草的芬芳,也许这就是大山孩子们的纯真。电影刚放映时,孩子们咋咋呼呼,并不想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但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渐渐地教室里只剩下了电影的背景配乐,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想,那是个迷人的电影。“星星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某一颗上有一朵花。”孩子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们心灵纯洁。电影看完后,我们又进行了分享会,大家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整个教室都被这讨论声充满着。

离开总是不舍的

时间总是那么的短暂,6天的支教生活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这6天有可爱的孩子们相伴左右,他们的热情温柔深深融入到我们心里,短短6天我们认识了60多个小朋友,他们有的调皮,有的腼腆,但每一个小小的躯体中,或许都会存有一份关于我们的记忆,有一群同样爱笑的哥哥姐姐陪他们在2018的冬天,度过了五个日夜,时间很短,记忆很长。分别总是不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他们收获自己成功的果实。2018年2月7日,我们离开了丽江,不过雨露计划,仍在路上。

(图片:戚思楠,第一张拍摄于吾竹比完全小学门前,第二张是要离开丽江时队员们在丽江火车站的合影)

在吾竹比完全小学的支教结束了,可志愿者们的善意和美好仍会伴随着雨露计划传递下去,孩子们纯真的笑颜也深深烙印在志愿者的心里,时刻告诉他们:不忘善意,传播希望。(来自微博:丽江同城网)

这个冬天,丽江的明媚与东北的坚毅奇妙相遇。比雪花更纯洁的是孩子们的笑脸,像是风景里色彩绚烂的花。我们愿意承诺给你们最长久的陪伴,就如同冬天的雪花一样,从不失约。(来自微博:东北大学团委)

有雨露的地方就会有温暖;有雨露的地方就会有希望;有雨露的地方就会有爱与感动。或许会像个千山万水,但我们的心永远陪伴着你们。(来自微博:东北大学资土学院雨露计划)

温情源于关怀,感动出于平凡。第一次相遇的结束是下一次重逢的开始,离别是短暂的,陪伴确是恒久的。雨露有你,感动常在。(来自微博:东北大学资土学院雨露计划)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fuwu/20180208/23496.html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颖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