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合工大走访宿州市埇桥唢呐制作传承人姬新民 探寻工匠精神

时间:2017-07-21 17:28:13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赴宿州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作者:文/张欢 • 图/程俊

点击:400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70721/14761.html

实践团队队员在与姬新民老先生交谈

唢呐至今仍是以小作坊制作的形式进行生产,传统匠人的坚守,便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响应“精益求精定黄淮腔调,一生耕耘塑中国匠心”的活动主题,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赴宿州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宿州市埇桥区,走访了埇桥唢呐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姬新民老先生,探寻他痴迷于唢呐制作数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

通过宿州市埇桥区文化馆陈红艳主任的介绍,由姬新民老先生的女儿带领,团队来到了宿州市埇桥区埇桥唢呐制作中心,得知来访的是探寻工匠精神的团队,姬新民老先生表示十分欢迎。

“人有黄金几百斗,咱为薄艺度春秋”

“人有黄金几百斗,咱为薄艺度春秋。半世有余坎坷路,学海无涯苦作舟。群芳琴棋能书画,争艳弹唱善歌舞。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奔前头”一进唢呐制作中心的大门,姬新民老先生所作的一首自励诗便引起了队员们们的注意。

姬老先生说,“人有黄金几百斗,咱为薄艺度春秋”是对自己平生的概括,不羡慕别人的财富,专注于自己的技艺度过年岁;“半世有余坎坷路,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对目前自己唢呐制作技艺的总结,几十年来探索唢呐制作技艺,历尽坎坷,到晚年来愈发觉得自己技艺浅薄;“群芳琴棋能书画,争艳弹唱善歌舞”给予了对儿女的期盼,受家庭背景影响,老先生的两位外孙女都从事着传统曲艺相关工作;“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奔前头”是对自己老年心境的表达,不争名利,安享晚年,乐在其中。

唢呐是一种地域性极强的乐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唢呐,不同的唢呐也适合不同的吹法。曾经有位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找到姬新民老先生,让老先生为他做四把单独定制的唢呐。“他的吹法独一无二,所以他要的唢呐也和我以前做过的任何一款都不一样。为了达到他的要求,我单独买了一台车床,把车刀也改了。东西做出来了,他带着学生来提货,非常满意,我也只收了他们一把300块钱的原料费,其实四把加起来还不够一台车床的钱,但是我很乐意啊,给他做唢呐的同时,我也学到了新的办法啊。”老先生说。

姬新民老先生强调,唢呐种类繁多,“做不完、学不尽”,到现在他还在不断地钻研。做不同种类的唢呐也是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然而一旦这个过程和金钱产生了关系,人难免会变得浮躁。做唢呐首先凭的是爱好,金钱、名誉只是技艺到了一定水平之后自然得来的附属品,所以得以总结“人有黄金几百斗,咱为薄艺度春秋”。

姬新民老先生的题诗。.jpg

姬新民老先生的题诗

“兴趣所在,精益求精”

一谈到唢呐制作,老先生便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整个采访过程中脸上都挂着笑容。“别看我现在七十多岁了,以前农村里的生活习惯我改不过来,每天五点钟起来先要干会儿活再去洗漱吃饭,晚上睡前我就会琢磨,看有没有新的制作方法。想到点什么,早上一起来就马上去作坊里试试。”老先生笑着说。

按现在的话来说,姬老先生就是老一辈的“技术宅”:“我搬来这儿二十多年了,街坊邻居们没几个认识我,为什么呢?因为我每天都窝在作坊里啊!我每天都能想到新花样,每天都去作坊里试,就是为了把这个唢呐做精。我始终坚持这一点,再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做。唢呐由哨子、气盘、芯子、杆子和唢呐碗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都能仔细往下钻研,把它往精里做,因为我爱好这个东西,每天脑子里想的就是怎么把它做好。”

从埇桥区文化馆陈红艳主任口中得知,2005年5月全国第二届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老先生参赛的两只红木唢呐荣获全国唯一的两项金奖后,老先生专门为安徽省唢呐之乡砀山潜心研制出特大号传世经典大唢呐,填补了我国民管乐器制作史上的一项空白。

采访过后,老先生带着队员们参观了他的作坊。空间狭小的房间里塞满了车床、钻床、铣床等机器,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很多机器买回来老先生都要改一改,刀具都是他自己做的。”老先生的女婿为队员们讲解道。

姬新民老先生在操作自己改装过的车床。.jpg

姬新民老先生在操作自己改装过的车床

“干事业,需要喜欢”

听说队员们都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老先生向队员们提出建议:“干事业,需要喜欢。”

“我十三岁开始拜师学做唢呐,中间有很多很艰苦、很难熬的过程,我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因为兴趣,有的老人喜欢打麻将,有的老人喜欢遛鸟,不都是兴趣吗?我的兴趣在唢呐上,所以我每天都喜欢琢磨它。既然你们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不谈对它要有多痴迷,首先要爱好它,我能凭着这个爱好干六十多年,这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够把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作为事业来做,姬新民老先生做到了,令人羡慕”团队成员有感而发,“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信条,姬新民老先生之所以成为唢呐制作大师,凭借的是对于制作唢呐这项技艺的热爱和耐心细致的钻研,抛开个人利益,不受外界影响,只为追求品质的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

在问及姬新民老先生手艺的传承时,老先生得意地指了指他的女婿:“我没有儿子,这孩子也没有爸爸,当时他的叔叔,也就是市艺术团的团长就说,他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不如就把他放在你这儿学。他的天赋还不错,再过几年就可以把我的东西学完了。”他希望女婿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再探索出新的东西,将埇桥唢呐制作这项技艺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调研结束时,队员们提议将印有本次实践活动主题的横幅作为礼物赠送给姬新民老先生——“精益求精定黄淮腔调 一生耕耘塑中国匠心”,一是对老先生一生的成就进行高度的概括,二是给老先生为此次访问留作纪念。看到横幅,老先生十分高兴,并主动提议与队员们合影。

1.jpg实践团队在埇桥唢呐制作中心门前与姬新民老先生合影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70721/14761.html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张欢供稿

责任编辑:高招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