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学生走进梁家河,感悟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

时间:2018-07-23 00:16:37 来源:个人原创 作者:文/王海威 • 图/王海威

点击:159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80723/36357.html

队员与徐崇林先生合影

河南大学生走进陕北山村,感悟习总书记的知情精神

2018年7月13日至7月21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走进梁家河,践行中国梦”社会实践团队在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村开展了以“重温习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走访调研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切身的感受“梁家河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据悉,该团队为此次实践已经准备了半月有余,他们通过前期调研、活动策划等方式,一方面为在梁家河的活动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在通过书籍、纪录片等方式学习感悟梁家河精神。

初识梁家河

7月14日,该团队经过长途跋涉,于下午4时到达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并徒步行走十里路到达梁家河村,并先后参观了淤地坝、知青旧居、村史馆、沼气池、知青井、铁业社和缝纫社等。实践期间,该团队与多所院校进行深刻交流,畅谈在梁家河实践期间所见、所闻、所感,就梁家河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梁家河人不怕吃苦的精神、插队知青传承下来的品质等分享了各自的见解。

相识梁家河

7月17日,该团队在梁家河村中的村民、游客和干部进行了采访。

“我家当时就住在现在那个13号窑洞那边,习近平过来的时候跟我家住的挺近的,挺熟的,那时候干活的时候他啥活都干,放羊、种地。就在地里干活,弄的一头土经常,他在我们这可是受了苦的,吃的不好,还天天干活,活都争着干。”一位本地村民回答道,当队员们问起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怎么样时,村民更是满面笑容:“现在生活确实比之前好多了,现在发展可快了,(指着全家福照片)我大儿子出门做生意了,这个是我小儿子,现在在村里果园公司里是保安队队长,这个是我女儿。这个照片是一五年他(习近平)回来的时候跟我全家人拍的,中间是他跟他媳妇。”

“我当年也是知青,和习主席年龄相仿,所以也非常想来这个习主席插队的地方,来感悟一下。我感觉习主席待这七年非常不容易,当时的条件太差,太艰苦了。习主席能在这里待那么久,完全就是理想和信念支撑的。一般人真受不了。”团队成员在访谈中偶遇我国当代书法大家徐崇林,徐先生语重心长地教导队员:“不只是习主席身上的艰苦奋斗精神需要我们学习,我们更需要有理想、有信念、有目标。”

各色各地的人对“梁家河精神”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认知是相同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不过时的。

感悟梁家河

习总书记说“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大家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在梁家河插队做知情的七年,见证了习总书记的成长与转变,也让大家了解到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在当今社会仍是必要的,当代青年要继续为祖国发展艰苦奋斗,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队员与徐崇林先生合影.jpg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80723/36357.html

王海威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