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合肥工大学子开展“丝绸之路上器物的文化交流”文化调研

时间:2018-09-15 11:07:20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文/周矗、谢文珍、吕源丰 • 图/吕源丰、曹振新

点击:765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80915/51110.html

队员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

为探究丝路贸易对其沿线地区地域文化的影响,7月18日至23日,由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青年新媒体中心骨干组成的实践团赴浙江杭州、宁波开展了“丝路上器物的文化交流”主题实践调研。

在去年“丝绸之路上的器物之美”实践团队调研的基础上,团队以杭州和宁波为代表城市的丝绸、陶瓷、朱金漆木雕和泥金彩漆等器物为线索,了解丝路上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对其沿线地区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文化习俗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织若碧天秋雁,整齐划一;染如江南春水,望眼欲穿。丝绸怎么品都像是一首诗,它是纺织品中的“贵族”优裕而从容,精湛的工艺卓越的品质一出生就耀眼一方。作为“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代表,丝绸自然成为了调研团的首选目标。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调研团非常幸运的遇上了正在举办的“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览。几十台各类各异的织机以及丰富多样的织物展示着织机的技术变革以及在当地的习俗和传统背景下的织造实践,部分成员还亲眼目睹了湖州现代电脑高速提花织机的织造过程。

b.jpg

丝绸博物馆内展出的织机

在时装馆,工作人员为调研团介绍了各个年代具有代表意义的服装设计案例,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不同年代的服装在设计理念,用料上都有着不同的讲究,而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中一类很重要的驱动因素。

c.jpg

时装馆内的服饰展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中国丝绸制品在吸纳西方文化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更加体现时代特征的丝绸作品开始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大众审美和生活习惯。在中国时装艺术展厅中,展品兼具东西方文化色彩,它们在东方婉约之美的基础上,巧妙运用西方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服装款式、艺术风格,而这种文化的交流还将持续深入并焕发出更强的活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而作为宋代五大民窑之一的南宋官窑,八百多年以前曾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也为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历史足迹。在青瓷展厅,各朝代的“青瓷碎陶”交相辉映。而南宋官窑的青瓷,主要表现的则是其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南宋官窑

d.jpg

博物馆内展示的南宋官窑梅瓶

陶瓷在古时的欧洲曾作为奢侈品出现在贵族阶层的生活中,而其传往西方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在往来的贸易中大量的陶瓷产品被运往世界各地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同时许多有着异域风貌的商品器物也通过商队被不断地引入国内,与之而来的还有不同风格的艺术元素,这些元素大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

e.jpg

调研团成员在拍摄展馆内资料

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之一,其烧制技术不仅伴随着华夏文明的成长与发展,并且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顺势而建,经修复,已能大致还原当时样貌。调研团成员们站在这恢弘的遗址前,凭栏而观,仿佛依旧能感受到那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制瓷场面。

f.jpg

郊坛下官窑遗址-素烧炉素烧区

陶瓷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似一棵树,扎根岩隙,枝繁叶茂;又若一部无字而不朽的史书,承载着超乎人们想象的文化底蕴。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

位于宁波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又名天后宫,系甬埠北号船商于清咸丰三年(1853)捐资建成,它既是祭祀天后妈祖的庙堂,又是行业聚会的场所,从清代开始往来于宁波和海外的北号船商便汇聚于此,繁荣的海上贸易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飞速发展,还有各地文化习俗的碰撞,传统工艺的传播,思想观念的改变,这些交流极大的影响了宁波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而庆安会馆不仅是这些民间交流的历史遗产,馆内主要的装饰——“朱金木雕”又是汉族传统工艺品“三金”(金银彩绣、泥金彩漆、朱金木雕)之一,具有非常大的考察价值。

g.jpg

庆安会馆负责人丁洁雯老师与团队成员合影

丁洁雯老师曾在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对会馆文化、海洋文化与博物馆学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作为大运河(宁波段)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衔接点,历史上的庆安会馆分别有三个别称:因位于宁波市(简称甬)三江口的东岸,且作为祭祀天后妈祖的殿堂,故称为甬东天后宫;1997年被宁波文物局接管,成为国家首个海事民俗博物馆后,又被称为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由于该会馆是北号商业城邦所创建,故而还被称作北号会馆。

h.jpg

丁洁雯老师接受调研团队员采访

有贸易往来,必有文化交流。最突出的一点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朱金漆木雕,在当时主要的用途是佛教造像,还有寺庙建筑。”丁老师讲到,“追根溯源,日本的佛教文化还是受到了宁波的佛教文化很大的影响。”而作为汉族传统工艺品“三金”(金银彩绣、泥金彩漆、朱金木雕)之一的朱金漆木雕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名扬海外。

而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自古往来贸易密集,人口流动频繁。可以说宁波本地居民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一些外来的影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饮食上,丁老师与成员们分享道:“前段时间,有位日本友人来访,说在这儿吃饭就像在家里吃饭一样。”,确实宁波本地的饮食文化受日本的影响较大。丁老师还提到,这些外来文化对宁波的影响,还体现在宁波人开放的性格上。丁老师说:“在海边生长的人,更有宽敞的胸怀可以容纳外来的事物,更具有包容性。”因为长期与外来文化的沟通,相互的影响,当地人更能够接受和包容外来文化。

三江汇聚,海纳百川

宁波是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其繁荣程度在历史上少有,明代海禁之前的诸多民间贸易活动都是借由这一港口实现的。如今的宁波在“三江汇聚,海纳百川”的优越地理位置下借“一带一路”的东风,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与文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典范与辉煌。而宁波历史博物馆就像一本巨大的历史书,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从远古时代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到新时代新都市的辽阔画卷。

从三国时期“四明”就与西域胡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明州在两宋时期则成为东南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城,甚至一度成为面向高丽往来的唯一合法岸口,除了繁荣的通商贸易以佛教传播为主要方式的国际文化交流也在这里初步形成气候,到了元代“庆元港城”成为回汉文化交融之地。频繁的贸易往来还带来了宁波造船业飞速的发展。

i.jpg

宁波博物馆内有关古代宁波船商贸易与对外交流的资料

九世纪初,越窑青瓷依托明州港口经海路大量运销至亚,非各国。成为中国最早输往海外的大宗贸易商品。这条主要运送越窑陶瓷的海上航线,被誉为“海上陶瓷之路”。

j.jpg

来往商舶极大的带动了沿线地区陶瓷业的发展“海上陶瓷之路”与沿线地区的陶瓷遗址分布

除了经贸文化价值,调研团还了解到宁波在我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地位也很高,其中元代永丰库遗址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古代大型仓库,也是中国宋元考古的一次突破。永丰库遗址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密切联系,为确认宁波为我国元代第二大对外贸易港口城市提供了重要实据,是中国宋元考古的一次突破。

多年醉心古工艺,矢志传承情不移

宁波江北区太阳殿26号,我们在一处挂着“泥金彩漆”字样牌匾的房舍内找到了这一传统工艺的代表人—李光昭先生。

老先生80高龄依旧精神矍烁,衣着整洁,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闪烁着艺术的光芒与生活的睿智。先生半生为艺术献身,也乐于与人分享艺术。

作为解放后的第一批传承人,李光昭大半生在与泥金彩漆打交道,一路走来见证了这一传统工艺的跌宕起伏,但始终不变的是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坚持。随后,老先生带领来访一行人去参观自己的部分作品,其中包括他妈妈年轻时曾用过的收纳盒,一些大型的家具,小的摆件等。这些作品,所承载的,是匠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理解,每一件都反映出制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k.jpg

李光昭先生向调研团普及泥金彩漆知识

“以前泥金彩漆是用于衣柜,化妆盒,板凳等居民生活常用的物件上的,现在许多生活用具是塑料等合成材料加工而成的,更为经济更为便捷,泥金彩漆问津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到现在,因为实用价值的不断降低,泥金彩漆已经逐渐由常用品变为收藏品。”老人的眼中,不免流露出些许失落。

在工艺方面也因传统工艺对原料加工要求高,纯手工制作难度大,手艺人心境很重要,诸如此类的严苛标准致使泥金彩漆日渐式微,出于经济效益以及学习难度方面考虑,有心继承之人门可罗雀。

l.jpg

李光昭接受调研团采访

采访中我们从老先生那里了解到,他现在也在尝试寻找泥金彩漆新的存在方式并且相关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泥金彩漆是宁波第二批申请“非遗”的项目,较之晚一些的是“越窑青瓷“,老师傅现在尝试在越窑青瓷上进行贴金,相较于在原有生漆物品上修饰,瓷器作为基底一方面缩短了加工周期另一方面节约了成本,据李师傅反映目前来看这种尝试是有前景的,成本与 加工难度的降低带来的商业价值的递增,市场的存在吸引这商人,也为传统工艺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更多机会。

m.jpg

李光昭先生将传统的泥金彩漆工艺与青瓷结合起来为泥金彩漆寻找新的方向

每一种器物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印记,在漫长的贸易往来中形形色色的器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件又一件工艺作品或雍容华贵,或精致小巧,或硬朗大气,或精致奇妙无不彰显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烙印着民族的标签。从杭州到宁波,从丝绸到泥金彩漆,透过“器物”这一文化符号调研团得以挖掘“丝路贸易”对沿线地区居民生活以及文化习俗的影响,并深究造成这一系列影响背后的作用机制。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80915/51110.html

合肥工业大学 周矗供稿

责任编辑:王世杰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