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山师大生科院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心系唐庄送福至,书画欢愉迎新年

时间:2019-02-08 12:32:50 来源:原创文章 作者:文/俞丽媛 张玉玺 • 图/“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

点击:70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90208/55772.html

传承年俗,送福暖心

山师大生科院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心系唐庄送福至,书画欢愉迎新年

(通讯员 俞丽媛 张玉玺)

1月21日至24日,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如约重返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开展以“挥动浓情笔墨,传承年风年俗”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团队自2016年夏天起,连续三年寒暑假扎根唐庄村,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

踏进古朴的村庄,一股泥土的芬芳乘着微风扑面而来,大家顿时有了一种回到老家的亲切感。通过往期的走访、帮扶,队员们了解到由于地域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当地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薄弱。此次活动旨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再普及、再巩固、再延伸。两天的时间里,志愿者不仅为孩子们传授剪纸、书法教程,还把用心书写的“福”字和剪纸作品送给当地的老年人,提前送去新春的祝愿。

剪纸藏福,掬爱换心

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有一种美叫做中国剪纸。折叠,修剪,展开……那片热烈的红色蓦然增添了一份灵动的美,透过镂空的花纹,洒下美丽的光影。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春节,团队用一堂妙趣横生的剪纸课开启了本次“文化教育下乡”之旅。

1月21日上午,在孩子们的热切期盼中,侯成儒老师的剪纸课正式开讲。“什么是剪纸?”“在这幅剪纸作品中,有几只大熊猫?”……通过问题互动,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序幕拉开,重头戏上台。侯成儒提醒孩子们仔细观看,随后将手中的红纸对折几次,用剪刀剪去了几个不规则的形状,缓缓展开之后,竟是一朵娇艳欲滴的迎春花!孩子们惊讶不已,脸上写满了期待,跃跃欲试。队员们随即分发剪纸材料,孩子们瞬间兴奋起来。实际操作可没那么简单,于是他们纷纷求教:“老师,我剪的步骤对吗?”“老师,看我的看我的!”……“很好,不要心急。可以先剪出小猪尾巴的样子,再把上半部分对折剪。”老师边走边看,不断鼓励、引导孩子们,“张寒剪得不错哦,继续努力。”期间,老师多次强调剪刀务必小心安全使用,孩子们也很配合,乖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小心翼翼地用剪刀“雕琢”自己的作品。

一个小时后,孩子们陆续完成了自己的剪纸作品。当奇思妙想与剪纸相遇,中国结、鞭炮、小猪、吉祥娃娃等形象跃然纸上。虽然有的作品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虽然有的作品稍显稚嫩,但什么也比不过孩子们的成就感与开心之情。有的孩子剪了又剪,精挑细选,将最满意的作品送给了老师。孩子脸上绽放出真诚的笑容,老师心里也升起一片暖意。

志愿者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春节的喜庆元素联系在一起,为孩子们授课;孩子们在小小的剪纸里注入了深深的感情,将信任和祝福又捧给老师。感动,在双方心中共存。

寒冬福至,启笔绘心

激情笔笔注点划。软笔书法是中华瑰宝,其整体形态、点画结构、墨色组合,无不彰显着中国汉字之美。团队鼓励孩子学习软笔书法,练其字,静其心,循其道,使传统文化在淳朴院落落地生根。

1月21日晌午,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活动中心,趴在老师耳边询问上课时间。孩子的心愿就是命令!队员们的精神头儿被即刻调动。王梦婕在桌子上铺好毛毡,张连杰在每一个座位前摆好毛笔、墨盒和书法练习纸,而主讲老师任亚雷在一旁认真地练习着。课上,任老师首先阐述了书法的重要意义,并讲解了坐姿和握笔的正确方法。随后,他亲自示范“福”字的写法,边写边为孩子们讲述“福”字的笔画和如何将“福”字写得更美观的技巧。孩子们屏住呼吸,先在白纸上进行几次演练,然后在红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福”。孩子们大都在和身旁的朋友开心地分享着喜悦,可有个女孩却在角落里偷偷抹泪。原来她年纪小,还不太会写字,整张纸都写满了,却没有一个成功的“福”字。老师帮她擦干眼泪,又取过一张红纸,轻轻握着她的手,合力写出一个饱含满满爱心的“福”字来。

经过短暂的课间休息,水粉画填色课开讲。王梦婕首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水粉画作品,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配色、可爱的图案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队员们把调色盘和涮笔的清水放在桌子中央,并把提前印制的汽车、恐龙、小兔子和小老虎的轮廓图发给大家填色。不得不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汽车要涂紫色,这样很酷!”“我要在这只恐龙的后面再画一只小恐龙,不然它会孤单的。”孩子们兴奋地为自己的作品涂色,相同的轮廓,成品却各具特色。

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支笔,用它书写美好祝福,用它描绘梦想蓝图。志愿者也在用心呵护着每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芽,期待下次相遇的时候,师生共用心中的那支笔,在笔端,在纸面,再次绽放出暖意葱茏。

传承年俗,送福暖心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当香醇的腊八粥又一次滋润味蕾的时候,当“年俗顺口溜”又一次在大街小巷响起的时候,新年的脚步声也渐渐清晰起来。年风年俗,是习惯,更是一种情怀。

为了增进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烘托过年的氛围,队员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年风年俗课。本次课程由王雪主讲。她首先为孩子们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展现了元日时节家家户户忙年的情景。画风活泼清新,与温婉动听的歌声相辅相成。刚才还在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立刻被视频吸引住了,迅速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随后,孩子们又大声跟读起耳熟能详的年俗顺口溜来:“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王雪以此为引,向孩子们详细讲述了喝腊八粥、贴福字、守岁等年风年俗,老师讲得用心,孩子听得认真。在接下来的知识问答和猜灯谜环节,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课堂气氛被再一次推向高潮。最后,队员们给孩子分发了精致的窗花。孩子们手捧窗花,开心地笑着,眼中的小星星格外闪亮。

太阳渐西。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队员们轻轻叩响了村民的家门,为年迈的爷爷奶奶送上我们亲自书写的“福”字,并与老人们亲切交谈。时间虽短,情深意长。看到老人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漾起的笑纹,队员们也无比欣慰。

送完“福”字回到教室,很多小朋友还没有回家。“老师,你们晚上在这里住吧,我们陪着你。”“老师,你们过完年还来吗?”“不能走不能走,我不让你走!”……很多孩子紧紧抱住队员们的手臂,依依不舍。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相信,山东师范大学的扶志不停顿,扶智不止步。当夏风吹来蝉鸣的时候,老师们一定会如约而至,怀精诚之心,点金石之梦,陪你们再次开启一段美好的夏日旅途……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zongjie/20190208/55772.html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通讯员俞丽媛张玉玺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