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生命的“突围”与不灭的火焰——读《安娜·卡列尼娜》

时间:2018-06-05 22:40:39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作者:黄婷婷

点击:864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180605/26300.html

死亡的思考与生命意义的探寻是贯穿与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事情,也是他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一共7部208章,只有第五部第二十章出现全书唯一的标题“死亡”。这一醒目且唯一标题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对“死亡”的关注。托尔斯泰为何对死亡如此关注、他对死亡有着怎样的思索?这是我们需要追寻的问题。

结合托尔斯泰的生平以及《安娜·卡列尼娜》这一本文中的列文形象,来探讨托尔斯泰死亡思考与生命意识。

一、伴随一生的死亡“体验”

死亡是伴随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体验。从出生到去世,列夫托尔斯泰身边不断地有亲人去世,亲人的死亡成为了他生命体验中相生相随并且十分残酷的一部分,也正是这种伴随着一生的死亡体验让他有了对死亡的思考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童年、中年与晚年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随着人生阅历丰富与思想的成熟,托尔斯泰对死亡的认知在不断变化。童年,本应是感受家庭温暖、父母之爱的时期,但是他的母亲在其1岁半时去世,父亲在其9岁时亡故。因为年龄幼小,母亲的去世没有让他真正意识到死亡的存在与意味,但9岁那年失去了父亲,父亲的死使他“第一次认识了严酷的事实,使他的灵魂充满了悲观失望”。这是一个孩子最早遭遇的恐怖幽灵,从此他的生活便一半是与这幻影作斗争,一半是为它欢庆为它赞美。童年时期,死亡的恐惧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这也成为了他关注死亡、追问死亡的根源。

中年时期,他挚爱的哥哥尼古拉去世,几个年幼的孩子也相继去世,这对他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因为死亡的残酷冰冷,他感到人生的虚幻无常。这也促使他透过死亡的思考去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加深入地思考生与死的关系。因此,他从哲学与宗教书籍中寻找答案,从同代人的生活方式中追寻生命的意义,但都无结果。最后,他在于穷苦的农民和教徒交往中发现了信仰的力量。托尔斯泰的信仰并非是刻板的宗教仪式与说教,而是心中对爱与善的虔诚,并且以实际行动践行爱与善。

因此,晚年时,他的内心达成了真正平静。就如他在1901.4.17写的一封信所说:“正是有了信仰,我才能愉快平静地生活,才愉快平静地走向死亡。”

二、列文:一个探索者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中年之作,写于他对死亡问题困顿思索的时期,列文身上明显带有托尔斯泰身上的影子。通过列文的形象及其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察托尔斯泰对死亡的思考与探索。

小说中,列文是一个探索者的形象。他的探索共有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中发生了由外向内的转变。第一阶段,是列文对爱情的追求;在爱情的追求中,他呈现出一定的软弱性。第二阶段是事业的探索,他成为了一个大胆的改革家,但不幸的是他的改革并未获得预期的成功。与此同时,他的改革也被婚姻打断。外在探索的失败、哥哥尼古拉的去世以及婚姻,让列文转向了内心的叩问,即对死亡的思考、生活意义的追寻。而小说中,列文内心的探索和真实写照也是塑造列文这一形象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列文的探索由外向内转后,他对死亡的认知与探索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列文最开始意识到死亡的存在是面对来到农庄的哥哥尼古拉。在尼古拉来列文的农庄之前,列文正处在对农庄进行一系列改革的热情与激情之中。瘦弱不堪、被病痛折磨着尼古拉,带来了死亡的气息,“死亡是万物不可避免的结局,它首次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呈现在他(列文)面前”,他首次体验到了死亡的可怕与虚无。他改革的满腔热情瞬间被浇灭,陷入到对死亡的恐惧之中。其后,他与妻子一同去照顾垂死的哥哥时,面对真正到来的死亡,他对死亡的恐惧与生命虚无的感受再度加深,并且陷入绝望之中。何以拯救绝望,唯有爱与被爱。因为妻子在他身边,“尽管面对者死亡,他仍觉得自己必须活下去,必须有爱心。他觉得,是爱把他从绝望中解救出来”。在吉提生产时,被爱拯救出来的列文再度落入死亡问题的“圈套”,但这一次,他不再单纯是对死亡的恐惧与绝望,而是开始思考生与死的关系。妻子生产时,列文自己所亲切体验到的撕心裂肺的痛苦与绝望,和“死后余生”、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交织融汇的感受,极大得刺激了列文,让他对新生命的未来有了思考。同时,这也将他逼到精神的绝境,既然死摆在面前,那么为何要生,生存的意义究竟何在?因此,即使是最后家庭幸福美满,列文依旧在苦苦追寻“他是个什么人,他活着为什么”这一问题。他也历经了与托尔斯泰十分相似的探索。列文从哲学书、各类学说中追寻答案无果,他最终从农民口中得出答案:活着不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是为了上帝。这里的上帝就是“爱与善”。结尾,列文思想有了全新的转变,他认为“现在我的生活,我的整个生活,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每分钟不但不会像以前那样空虚,而且我有权使生活具有明确的善的含义”。列文找到了真正的生活意义,也找到面对死亡的勇气。

三、托尔斯泰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将列文的探索历程与托斯泰生平经历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出列文是列夫·托尔斯泰在书中呈现的自我“镜像”,列文对死亡思考与不断追问亦是托尔斯泰的追问,列文最终对善与爱的追寻亦是托尔斯泰的终身追求。从探索者列文的形象以及他心灵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的思考是超验的:死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生,透过死来看生存与生命真正的意义,从而超越必死的恐惧,寻找到生命中不灭的火焰。

与此同时,从列文的心路历程也是托尔斯泰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艰苦的思想探索在小说文本中较早地体现。19世纪八十年代的托尔斯泰如同小说中的列文陷入“为什么活着,如何生活”等的苦苦思索,并且最终找寻到了自己的“上帝”,即爱与善,并且皈依对上帝的信仰。

结语

死亡的终结性与不可经验性一直是深深困扰世人、让世人恐惧的问题。在世人眼中,死亡,往往意味一切烟消云散,一切都变为无。但是透过列文对死亡认知的三个阶段以及列夫·托尔斯泰对死亡的思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死亡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怀揣着爱与善生活,找寻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永恒。就如托尔斯泰般,“唯有面临死亡,才能变得严肃,意味深长,真正丰富和快乐”,找到自己的“上帝”,让生命的火焰永不熄灭。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180605/26300.html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黄婷婷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