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创造性的采访》——有技巧的交流

时间:2018-06-18 23:08:19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文/杨欣茹 • 图/网络

点击:111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180618/26688.html

《创造性的采访》——有技巧的交流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不得不和人交流,采访,也是一种交流,但它与日常交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需要通过交流让被访者把需要的信息和盘托出。那么如何才能使谈话的内容能为记者所用呢?肯·梅茨勒《创造性的采访》一书,或许能为我们解答迷惑。

本书的作者肯·梅茨勒将自己所学与作为记者时的实践经历相结合,出版了这部兼具指导性与操作性的《创造性的采访》。不同于枯燥的理论书,在本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例子,使读者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深入了解如何完成一个创造性的采访。

采访前要做哪些准备呢?《新闻论坛报》记者贝蒂∙帕特森的采访案例或许能解答我们的疑惑。贝蒂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有三步——明确采访目的、背景调查、策划采访。她的采访目的是“寻找有关灯塔的有趣的东西”,第一步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贝蒂得知这位被访者获过无数的奖项,曾去灯塔旅行过,出过书,是一位颇受欢迎的演说家。为了能在采访时和被访者顺利交流,贝蒂进行了深入的背景调查,她搜索了许多关于灯塔的消息。这些初步的调查和策划需要贝蒂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向纵深领域发展,知的欲望和知的无限促使着她从已知向未知延伸。在设计问题时,她将一些关键词写在纸上,许多精心策划的提问,无法按照预先设定的完成,在采访中常常会有一些始料不及的话题出现,贝蒂需要留意采访进行中出现的新的提问点。

采访的机会十分难得,如果因为准备不充分而错失良机无疑十分可惜。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获取有价值的内容,需要记者在采访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贝蒂前期的调查准备使她能轻松应对在采访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提问点。在采访过程中,她运用一些语气回应营造出轻松的采访氛围,听到这些语言就好像看到贝蒂的微笑和点头,使得被访者愿意多讲上一会儿。

除了采访前的准备以及适时的延伸外,肯∙梅茨勒认为倾听也是获得一篇成功的采访的方法之一,记者应该成为一个倾听者。只有学会倾听,才能从被访者的话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如同从一堆“谷物壳”中,分辨出可以使用的“谷物粒”一样。

完成一篇好的采访非一日之功,需要记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打磨锻炼,而本书中详细介绍的采访方法,同样也需要记者实际运用,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采访,真正做到有创造性的采访。

这里可以加入“创造性”这个词,什么的延伸一下。要不然你整篇文章都是散掉的,没有整体性可言。

这个和之后的没有联系啊。她想要寻找有趣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要找这个退休教师呢?你中间要有衔接哦。

就需要我们做足功课,对被采访者做深入的背景调查。

一段话,就只有一个句号!

这是一个什么形容呢?不太理解哦。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创造性的采访》——有技巧的交流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180618/26688.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上一篇:荒原上的爱恨

下一篇:贫穷,不贫穷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