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另重世界的巨人

时间:2017-08-09 23:34:37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作者:林婉瑜

点击:1307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qinggan/20170809/17761.html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现在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视“智能化”、“高科技”为繁华,而那道宫门后有一群人视“文物”、“珍宝”为昌盛。故宫,这所充满历史气息的宫殿把世界划分为过去和现在。而参与过去的那群人,他们与文物相知,与古人对话。他们用一双双巧手赋予残破的文物新生,用一生的青春守护了过去,连接了未来。他们说这是文物修复者的使命,是对下一辈的承诺。正是这样的精神,他们如巨人般支撑了整个民族。

与大多从事科研工作者不同的是,这群被称为“文物医生”的大师大多为年轻人。他们按照故宫的规矩拜师学艺,而那些老师傅有的是世代以修复文物为生,有的是幼年就入宫学技艺,只为将精湛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件件仍破残的文物延续百年至千年的生命,让后世几几代代都能目睹故宫曾经的风采。可年轻一代的人们,很多都不愿意来这里。因为,这里没有那么高的收入,而且还要经常反反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但我们又何曾知道,那些在我们眼中精妙绝伦的文物,背后被浇灌过多少汗水。而正是那些巨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才保存了我们国家千年来的文化与智慧。

因纪录片大红的王津大师,他十六岁进宫修钟表,一干就是三十九年。他修复了一座曾被乾隆收藏至今却破损严重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是一座能代表当时世界最先进机械制造和工艺水平的大型钟表。王津觉得,修复表动功能不是工作的终点,而修复它的演艺功能,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他容不下任何瑕疵,否则就认定为失败。他可以为了鸟的一只无法摆动的翅膀,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把它修得完美。正因如此,看着自己费劲新血修好的钟表在展览时无法演示而心疼。就像大师们所说,文物一旦不被鉴赏,文物就失去了它自身的价值。这种感觉对所有修复文物的工作者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每一件文物,无论大小,都倾注了他们的感情,也让文物都有了新的生命。这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它的存在是因为它身上流淌着的千年血液与现代新鲜血液的再次结合。

在你浏览故宫时,头顶上不起眼的灯穗也曾经历过漫长的洗涤、修复。漆器文物上彩漆也是大师随当地漆农深夜采得,忍受刺鼻的气味,受着严重的生漆过敏反应,长时间不断地炼制得到的。他们大多的修复都是靠自己的手艺,即使是最智能的机器也无法克隆老祖宗的传统手艺,无法赋予文物像人一般的生命。正如屈峰大师所说:“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

他们或许是被这道宫门后的世界熏陶了太久,让他们时常感觉像是穿越了好几个世纪。屈峰回母校看展的时候,因为长时间地与文物生活在一起,他对那些优秀的展品毫无感觉。王津在一次大型钟表展的时候偶遇了著名的收藏家黄嘉竹,他骄傲地展示自己所收藏的钟表,王津大师语气平和,淡然一笑。因为他修过许多收藏的世界级的大型钟表,这些钟表远比黄先生收藏的更值得令人骄傲。

要说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这些人里必定有他们。这群巨人用一双慧眼,用一双巧手,用一颗匠心去给予文物重生,焕发了古物的光彩,白了他们的发丝。在时间的长廊里,他们虽然渺小却做着震撼整个时空的工作。

你们在故宫修文物,我想去故宫看世界。愿有个契机,我能漫步在故宫,欣赏你们辛勤一生的作品。你们用巨人的意志打破了生命的格局,用巨人的力量繁盛了整个民族。感谢你们对下一代许下的承诺,我们将会怀揣着赤子之心续写你们的故事。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qinggan/20170809/17761.html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团委宣传部何芷岚供稿

责任编辑:高招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