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心中那诱人的茶香

时间:2017-08-12 10:51:08 来源:赣南师范大学 作者:罗 燕

点击:113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70812/17967.html

前几天跟同学一起去吃饭,点完菜后老板上了一壶茶,我便倒在杯子里想喝一口,却突然看到身边的同学用茶水来漱洗餐具。我一愣,方才知道了——在这个地方,这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漱洗餐具的。听同学说,这里和广东一带一样,用茶来漱洗餐具。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吃广东的肠粉要配上一杯茶。这种茶水虽然几乎是无味的,但又飘着一股淡淡的香,令人难以忘怀。而在我的家乡,茶与其说是一种饮品,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壶沸水,袅袅白烟升起,一种熟悉的淡而清香的气味传来,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世间怎么会有这么一种气味,闻来就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我不懂茶文化的高雅,但在我的心里,它与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我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家乡的人家家户户都有茶,茶具就像碗筷一样,你要吃饭就要喝茶,人说茶余饭后,这便是最真实的写照。茶具不需要多精美,但盖碗,茶杯,底盘必不可少。家里用盖碗泡茶,抓一撮茶叶用沸腾的、滚烫的水往上一浇,干巴巴,酥脆脆的茶叶就好像消融了一般,慢慢的软化软化,味道瞬间就出来了,慢慢地散发出一阵阵袅袅的清香。茶水变黄了,一般第一泡的茶是苦而涩的,茶水经过四五泡,唇齿留香,主人的话题也渐入佳境了。

茶叶的制作工序也别有一番乐趣。我家的后面就种了一片茶树,到了茶叶收获的季节,便会有茶农折下嫩芽,我并不多注意这些,我爱看的是茶花。茶花是白色的,中间的花蕊是金黄的,那个季节总会有蜜蜂辛勤地劳作,我们小孩子看着馋了,有时候还摘下几朵茶花,学蜜蜂吃中间的花蜜。尽管现在看来有点傻,但我仍记得,没有蜜蜂光顾过的茶花,真的是甜的。茶花谢后就就结成了茶子,落在地上以后会从青色变成黑色,从软的变成硬的。暂不论茶子有什么玩法了,就说那些采下的茶叶卖给茶作坊,第一道工序便是晒干了。村子的地方小,没有专门晒的地点,就把从茶农那里收集的茶叶倒在马路上或者别人家空旷的门口,用犁耙铺均匀,然后做茶的人会脱下鞋,站在上面踩一会,在有阳光的地方晒一段时间,风干,等到茶叶卷缩,收起来就该进烘烤了。这中间要烘烤几遍,经过几道工序我便不清楚了。火一定要烧的很旺,热的逼人,我记得母亲到那边的炉子里去借烧的通红的炭回来生炉子,还有撤火时往里面扔的红薯,最后一定会烤得香香甜甜的。等最后,将烘培好的茶叶里的茶骨挑出来,就可以封存了。就这样,绿油油的茶叶就变成了黑乎乎的茶。茶的制作看来也许并不如何复杂,然而最终的成品全在乎制茶人的手艺与心意。

“以茶待客”是家乡不变的风俗。在我小孩子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父母煮水泡茶招待,便会让小孩子也喝一杯茶,只是说不要喝太多,晚上会睡不着。因此茶能提神醒脑。嫁、娶、丧、祭,桌子上总少不了茶具;哪家哪户要建新房子,要割稻谷,村里人去帮忙,家里人就把一大壶茶提到田间去,歇息时一人喝上几杯,那是熟悉的纯朴。村子里朴实的人不懂得茶的好次,只知道气味的好坏,味对了,茶就对了。吃饭前喝茶,吃饭后喝茶,闲暇时喝茶,客访时喝茶,这便是老一辈给我们的一种传承,代代相传,久久不息。

我曾经看过一档节目,讲一群爱好茶的人,于露天自然中泡茶饮茶。“茶是一种人生,按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茶,是人,处于草木之间。茶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我并不了解茶艺,喝茶的讲究,我只知道,茶见人情,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便是不同的茶。于是,家乡的茶香在我心中,便是那样的朴素而亲切、诱人而不忘。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70812/17967.html

责任编辑:高招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