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语言与文化的双向影响

时间:2019-03-14 13:33:25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袁航

点击:146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90314/56637.html

“文化帝国”一词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更容易出现的词汇,是从精神上将全国人民进行统治,并且达到统一的目的,通过文化使得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文化入侵”也是现在各个国家比较喜欢的侵略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让被入侵国家的人民从精神上变成了该国的子民。那么语言与文化之间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关于两者之间的讨论也是十分激烈,并且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有一些学者认为语言决定文化,即只有相通的语言才能够使得文化相融合,不同的语言的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而且所成就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化决定语言,在鲍阿斯的陈述中如此说道:“一个民族思想的简洁、明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民族的语言。”对于印第安语里缺乏表达具体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语这种现象解释道:“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语言不能表达抽象性,而只是证明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需要这类表达;如果一旦有这种需要,他们就会很快发展这类词语的。”在他眼中,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不同的语言,即文化决定语言。

对于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并不完全赞同,相比较所说的决定论,我更倾向于影响和制约,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并对于两者之间的影响和制约,我将具体展开论述。

一、语言与文化的互映

“语言表达、体现和象征文化现实。”“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反映语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常常会通过语言加以表达,每一个语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这也是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作背景。我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除了基本的单词、语法,最为重要的便是不同语句的适用场景,通过学习这种语言,我们会更加了解另一个国家的文化,也更加贴近现实,话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然用到的,而这些语言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地了解对应的现实情况。每一种文化的不同,也必然揭示着语言体系的不同,因此,文化也可以反映语言,例如含蓄的文化背景下,他们的语言风格也相对婉转,而那些随性直接的文化背景下,修辞等用得较少。由此可看出,语言和文化是互相反映的,两者也并没有主次的区分。

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反映和窥探民族文化的‘镜子’和‘窗口’;是文化的载体;是固定和存储思维结果的最重要的物质形式。”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同的人类时代,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相比较普通生活中的方便,更多的可能是文化的传递,作为拥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很多文化也是口口相传至今,当字体以及印刷术还没发展的时候,语言几乎成为了文明传播的唯一载体,时至今日,语言仍然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在外国文化的入侵过程中,韩流、日流文化以及欧美文化的输入,也会通过网络视频的传播,使得他们国家的文化得以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爱好或者简单的兴趣就去学习那种语言,被学习的国家则会无比激动,在他们眼里,这将是一场无声战役的胜利,而相对的,学习的国家则会倍感危机,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崇洋媚外”,便会产生文化不自信等状况。这些现象,从某一个层面来讲,就是他们好好地利用了语言这一个文化载体,将文化输入,从而进行精神殖民。

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发展汉语言文学,并且在国际上建立孔子学院,在高考中也逐渐加大语文的比重,这是从国内到国外进行文化输入,国人要有文化自信,国际上要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语言,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我们中国的崛起与强大。

三、语言与文化的制约

语言与文化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通过史料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文化的鼎盛时期,语言的造诣也达到了顶峰。在远古时代,文化的落后阻碍了语言的发展,随着语言的产生,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而发展至今日,随着文化的普及,语言有时尚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似乎到达了一个瓶颈期,这时语言反而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对于很多硕士、博士而言,以及有很多的科学家、研究者,不仅仅要会做研究,还要可以发表论文,能够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将自己的想法以及理念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完整。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某种限制,语言并不能够将学者的理念很好地表达出来,而且由于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阅历,理解的层次也不同。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语言和文化就是在相互制约中得到了发展,并且彼此相融。

四、语言与文化的共生

如果脱离了语言,我们的文化会处于何种位置?这些我们想都不敢想,或许还是旧时代,总之要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或者更加繁荣,似乎不大可能。我们的文化没有了语言作为载体,也就意味着人们之间没有交流的冲动,也就没有文化的传递,更是没有所谓高级哺乳动物的高智商等等。而没有了文化,我们的语言又如何发展?日常需求或许不用语言便可以解决,人类的需求也将止步不前。可是分析种种原因以及其他各种因素,这种假设都是不成立的,语言与文化必然是共生的。

语言与文化的共生,导致我们在研究起来也是十分地困难。既然不能将他们割裂开来,意味着我们要把他们看做一个整体,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语言又似乎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事物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人们之间的交往是否也会发生变化呢?这我们尚不可知,不过发展到如何的地步,总会有一种语言来作为一种标识,来进行文化的传递,当然,这也是在人类不断地有着文化传递的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

五、语言与文化共同发展

我们在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时候,便更容易针对文化强国作出更加智慧的战略。在汉语字典一步步更新的情况下,从某一个层面上来看确实也是文化的发展,纵使有人认为这是文化的倒退,可我们不得不承认语言是与文化彼此相依的,我们的文化不能说是倒退,而是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因此也需要将语言进行一系列的修改。

在将我国文化进行输出的时候,把语言这一载体好好利用,通过现在的网络等多媒体方式,将我国的文化进行传播。我国在提出“四个自信”的时候,就十分重视“文化自信”,这是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屹立不倒的旗帜,将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其中,扩大我们的文化内涵,使得中国文化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心。而我们现在的要务便是形成文化意识,尤其是我们身为教师,更应当重视并且发展我们的文化意识。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自然要熟知文化的要义才可以传播。除此之外,还应该熟知社会文化,这样的话,学生在进行模仿以及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被潜移默化。除了学生,我们社会中的其他人士也应当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确实是双向影响的,而且彼此相生相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有着不同的发展,可能会有所阻碍,但是以着长远的目光来看,是彼此促进发展的。能够明白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祖国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以此为铺垫,促进文明的传播与人类的前进。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190314/56637.html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袁航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