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聊城大学法学院举办首期土地法全国名家讲坛

时间:2024-06-25 18:27:40 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媒体宣传部 作者:文/荆旭 张洁 • 图/张洁

点击:16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life/20240625/148768.html

图为在场师生认真听讲

中国大学生网(通讯员 荆旭 张洁)6月24日上午,法学院于西校区10#B507会议室举办首期土地法全国名家讲坛(第一期土地法交叉研究),本次讲坛以“奠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农地产权制度基石”为主题,特邀全国土地经济学名家扬州大学商学院钱忠好教授做客名家讲坛,我校商学院院长杨宏力教授担任与谈人。讲坛由法学院土地与乡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盛达副教授主持。

主讲人钱忠好教授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理论分析并阐明二者关系,他指出质态更优的生产力要素往往具有更高的效率,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既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对生产力作用的发挥起着基石作用。针对中国土地发展现状,钱忠好建议适时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注意处理好相关三对关系;明确土地产权主体;明晰农地产权内含;强化农地产权可交易性,促进农地产权在更加开放的空间范围内、更多元的主体间流转,进而实现农地产权流动。

与谈人杨宏力教授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入手,表示随着农村老龄化严重、人口减少,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主体分离现象更普遍,为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亟需相关人才为解决土地问题建言献策。同时杨宏力教授也交流了自己的独特解决思路。

针对有关土地制度建设方面,主持人杨盛达在总结中,提出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巨大,制度体制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作出改革,要建立有效土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激发土地活力,释放土地生产力。

土地与乡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欢,30名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土地法交叉学科讲坛。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这种实证性的交叉学科讲坛,有助于开拓视野和学术创新,有助于树立问题取向的思维。

本次名家讲坛有助于在场师生对中国农村土地发展现状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励在场师生为农村土地的保护和发展探索解决之道。同时,此次讲坛为土地法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有利于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土地问题的创新与突破,汇聚土地保护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强大力量。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life/20240625/148768.html

聊城大学法学院媒体宣传部(荆旭、张洁)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