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观Vlog风口之争,析热潮现象之下

时间:2019-06-21 21:59:37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张利容

点击:93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90621/58726.html

“周内是甜美可爱大学生市场买菜,周外秒变女明星观看时装秀。”如同营销号哄骗读者的话在欧阳娜娜的Vlog里可是铁一般事实的存在。没错,目前在国外留学的欧阳娜娜在网上分享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国内明星也纷纷录制,这股Vlog之风就在2018年“肆无忌惮”地吹了起来。

优质Vlog“入驻”国内

Vlog这么火爆,那Vlog究竟是什么呢?从英文缩写的名称不难看出它从大洋彼岸漂洋过海而来的经历。它的全称是video blog,视频博客,其创作者被称为Vlogger,它的主要内容是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Vlog首次出现在YouTube上就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据统计:Vlog在YouTube的上传数量从2013年每天200余条上涨至2017年每小时2000余条,现在可以检索出一亿条和Vlog相关的结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它也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在短视频占领主要市场的时候杀出一条血路。

短视频发展虽然磕磕绊绊、受到质疑,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当同样以视频形式出现的Vlog逐渐进入大众关注的视野后,我们难免不去比较它们,分析个中缘由。短视频红火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它满足了图文无法给予的视听观感,符合这个时代人们要求的碎片化、移动化信息需求,让人们可以在短短15秒钟就获得大量的信息。而Vlog长度却达到5到10分钟,是短视频的十几倍,在耐心成为一种宝贵品质的时代,按理说十五秒的视频应该更受人欢迎,结果却不尽相同。

这如同进化论中的“优胜劣汰”,Vlog就是用户对视频内容经过一番淘汰后,留下来的“佼佼者”。短视频内容题材不限,质量参差不齐,例如目前知名度较高的两个短视频APP:抖音和快手。它们视频大体相同,以歌舞模仿、搞笑段子、化妆教学等为主要内容。这些确实会有一些娱乐的作用,但不会给我们留下任何深刻印象。多而杂,是短视频的硬伤。而Vlog中的生活化,真实化的特点会让人们每次在观看时有一种代入感,容易引起共鸣;故事化、个人化的特点会把视频变得更加有个性,拥有观赏的价值;专业化、固定化的特点使得视频内容可以在自由发挥的同时不会显得杂乱。Vlog的内容特质、整体感觉是短视频十几秒钟无法轻易呈现出来的。

关于Vlog的优点,它的创作者有着更清晰、独特的认识。Vlogger@望山接受采访时谈到:“Vlog这种主观化的、非虚构的内容形态,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相对较小的单位的视频创作选择,他给了我这种在表达和传播上有时空欲望但能力有限的人一架可以爬来试试的梯子。我的Vlog既是对艺术的一点点试探,也是对我自己的一个镜照式的自我观察”。

“三管齐下”助力Vlog

Vlog凭借其优势入驻了各大平台,它的“发扬光大”必然少不了Vlogger精心的创作。Vlog不同于短视频,短视频制作的门槛很低,普通用户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一个人就能轻松完成一部作品,而Vlog的拍摄设备要求就高得多,单反、Go pro相机、稳定器、无人机已然成为标配。除了高端的设备,还需要Vlogger高超的剪辑技术,因为Vlog视频里素材多,时间跨度大,加上大量转场,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普通人不能承受的。例如随意一点的Vlog剪辑,配乐大概花费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而拥有故事性、戏剧性或者更加炫酷转场方式的Vlog则需要耗费几天时间剪辑。

但克服上述困难才是大势所趋,因为没有人可以避开时代发展的洪流,顺应它反而可以分得一杯羹。例如最先开始出美妆教程和直播打游戏的人拥有着敏锐的嗅觉,他们会最先察觉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微妙的变化,迅速赶上变化,成为第一个分得羹的人。在Vlog之风露出点苗头时,这群人就开始了他们的转型之路,使得过去的2018年成为转型高峰期。

在这一阶段里,大部分Vlogger都不是孤身奋战的,他们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团队。微博Vlog超话主持人孙东山谈到一个现象:“开始一起做Vlog的人,在最终呈现结果的可能会完全不同。比如那些素人拍的很用心、非常棒的作品点赞量很少,但是一个流量大V随便拍拍日常就会有极大的反响”团队的作用一目了然。这些团队会有一整套的营销形式,一般主要有五种形式:主题故事制定式、品牌发布会、品牌展览、沉浸式体验、产品测试。虽然这些模式对于Vlog火红有着极大帮助,但这五种营销模式不是第一次出现,而是视频业界常规的方式,有其局限性。孙东山也提到过这个问题:“Vlog的营销模式还是没有给视频这个领域注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没有办法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变现方式,它和传统的网红变现一样,把粉丝量和影响力做起来,再通过广告商来实现变现。”所以Vlog团队运作是和粉丝基数捆绑在一起的,粉丝基数大、粘性牢固的Vlogger就可以充分享受团队运作带来的好处。这样一来拍摄者和助推者相辅相成,如同锦上添花,Vlog这一行业态势才会如此欣欣向荣。

说起Vlog的火爆,还少不了它背后的推力,除了广告商、软件平台开启Vlog全民录制,助力热潮。媒体公司对于Vlogger也有着很大的支持,例如:微博Vlog官方发出Vlog正式集结令,符合要求成为微博认证的Vlogger将享受微博扶持,同时发起了“明星制片人微计划”。B站也在12月开展了“30天Vlog挑战”活动。但这只是暂时的,如同短视频APP里上线几分钟的视频功能来留住用户,短视频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天花板了,更何况Vlog还不是本土文化发展起来的,它的未来会是怎样?声称短视频的一个风口会持续多久?

中外差异看Vlog本土化

俗话说入乡随俗,Vlog要在中国长久发展,还得经历本土化的一段历程,本土化是否成功关系重大。

中外视频生态演化逻辑存在着明显差异,国外视频遵循由长到短的发展顺序“长视频——Vlog——短视频”新的视频以时长缩短为优势取代前者,Vlog在长视频和短视频中间扮演一个过渡的角色。反观国内,视频生态演化逻辑难以寻找其规律“长视频——短视频——Vlog”Vlog反而在短视频如日中天时出现弥补缺口,被期待成为下一个风口。所以Vlog的发展必定不能全然参照国外。

中外文化的差异也是Vlog本土化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很少有家庭录像的习惯,且也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真实生活在平台公开分享表达。在国外,Vlog是年轻人记录生活,表达个性的主要方式,是个人网站的历史进化。而国内Vlog大多是一些拥有粉丝量的网红转型拍摄,很少有普通人参与,虽然相较于短视频来说,Vlog的视频内容更加优质,但是当流量被掌控在前3%的Vlogger手中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Vlog内容“网红化”。

“Vlog录制的日常要精致才会有人关注、喜欢”这样的想法是许多Vlogger不能避免的误区,秉承着这样的宗旨,就将所谓“网红美食”“网红酒吧”“网红奶茶”一一打卡,没有灵魂的美景,没有故事的旅行涵盖了现阶段大部分的Vlog视频内容,美是美,也只是空洞的美而已。个性,独特是Vlog的中心,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会完全一样,恰恰就是那不一样的点才是Vlog存在的意义。每一天都会有独特的风景,精彩的定义不是华丽的外表,是用心生活的一天,而遗憾的是现在真实做自己的人少之又少。如若不改变,这必将成为Vlog本土化一大绊脚石。

在Vlog发展路上真正关乎它生死存亡的一直是另一大因素:盈利模式。分羹如何分?这里面牵扯的关系到现在也还只是探索阶段。“头部”Vlog群体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腰部”和“尾部”的Vlogger就会深受困扰,由于盈利模式不明确,他们中全职做Vlog的人少到几乎没有。孙东山对这个问题也做了阐述:“很多做的不错的Vlogger由于没有杀进这个群体的‘头部’就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没有新的变现方式,Vlog不能给他们带来盈利,赚不了钱。虽然在大众面前有很多新的人加入,但同时另一边大量的Vlogger流失。”

目前微博、腾讯都对Vlogger推出了创业补贴政策,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创业者获得激励,他们会更投入的制作精良视频。虽然不及YouTube初给予创业者的红利多,盈利模式也不够明确,但这些问题正是接下来要处理的。不妨看远点,其他次要因素对于Vlog的发展正是处于有利位置。Vlog在本土发展时没像国外走弯路,一步青云谈不上,节节高升是事实,这依赖于我们的硬件设施:网络时代的发展,5G问世,手机拍摄功能强大,剪辑软件多样化简单化,短视频爆发也不如看作Vlog的试水。

Vlog的发展有担忧,有希冀,这一新鲜事物的未来我们不能预测,现在能做的就是把不足一点点改正,创新它的形式,把它的优势利用到更多的途径上,赶上媒体融合的大局,让传媒行业来日可期。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190621/58726.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