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社恐——当代年轻人的现状

时间:2021-05-09 22:16:42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宋菁玉

点击:87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210509/91137.html

你有没有过能发微信就不打电话,能打电话就绝不约见面的经历?甚至看到电话的第一反应是紧张不想接,觉得世界上最聒噪的声音就是微信语音电话铃声,比闹钟还要如雷贯耳。你在商场是否害怕和导购交流?有没有过打车遇到话痨的司机师傅,只是说“嗯”、“对”、“是”。即使觉得累或烦,想要终止话题,也绝不会主动提出。觉得一个人待着无聊,去了派对却躲在角落里喝饮料,手机一直锁屏解锁不断重复无数次,或许这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奇怪或者矫情的,但是对于“社恐星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只要能不和陌生人说话,他们好像有一千个理由。如果以上情况你基本符合的话,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是一位“社恐星人”。

越来越多的人在介绍自己或者解释事情时,会给自己贴上一个“社恐”的标签,“社恐”似乎正在成为当下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社恐”呢?

所谓“社恐”,原本指心理学中的“社交恐惧症”。在这一症状下,个人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的人以及社交情境,产生明显的焦虑、惊惧和自主神经症状。相对于心理学的定义,许多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的年轻人,往往是表明自己不擅长与人交往或踏足需要展示自己的社交场合,害怕尴尬,更习惯于私密圈子或独处,在社交时会感受到压力并且表现得比较紧张。进一步来说,一些“社恐星人”会主动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无论是眼神接触还是语言接触,甚至是彻底避免与他人碰面。下班之后还要跟大量半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同学同事聚会、健谈的邻居、话痨的司机、热情的商场店员……每一个场景都直接触发社恐人的疲惫和恐惧。

“社恐”成为流行,背后必然存在时代和社会成因。一方面是个人独立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复杂导致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度下降。在今天这样一个加速时代之下,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真实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在一个自我的空间内保持独立。

人类学家阎云翔教授曾经在《私人生活的变革》和《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论著中发现,与父母一辈拼命赚钱,一切为了家庭和下一代有更好的发展相比,这代年轻人在注重家庭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的幸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有活力,但同时也更加具有竞争性——年轻人面对“996”的工作时长和高速的生活节奏,刚毕业的他们离开家庭和学校、成为“社会人”“打工人”,工作中的压力、在大城市生存的压力、高频率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压力以及中国社会目前对于成功较为狭窄的定义和激烈的攀比竞争……不少年轻人被这些压力挤压着,因而感到疲惫和恐惧。为了重新掌握自己的个人生活,一些人主动选择为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从一部分社交生活中退出一步。同时,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社交和兴趣平台越来越宽广,年轻人可以选择活跃于轻松多样的个人兴趣圈子,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社交场合的互动中退出。

但其实,社恐可能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当一个人将自己定义为“社恐”时,他不一定真的恐惧,而只是觉得没必要。没必要没话找话,没必要“被迫营业”,没必要陷入尴尬,没必要开启没什么质量的泛泛交谈。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人毕竟是社会动物,社交不仅是一项生存技能,也是一种让自己变幸福的能力。当我们过度抗拒他人和外物的靠近,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关闭了感受世界的触角,这实在是可惜的。更重要的是,社交并不只会带来压力和麻烦,人海芸芸,世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勇敢的打开自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你可能比想象中更喜欢他人和这个世界,他人和这个世界也可能比想象中更喜欢你。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210509/91137.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