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为何网络用语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流行?

时间:2021-11-22 22:49:41 来源:临沂大学 作者:赵佳 张原丽 高扬洋

点击:3164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211122/105997.html

流行的网络用语集结图

网络用语是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进行交际与表达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从2008年的“范跑跑”、“猪坚强”到2015年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再到2021年“yyds”、“意满离”、“绝绝子”等,网络用语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更新迭代。现如今,网络用语在年轻群体中风靡,在他们的日常交流中难免会脱口而出一些网络热词。我们随意打开一个年轻人热衷使用的手机app,满屏充斥着网络用语,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人的沟通模式。

微信图片_20211122222901.jpg

究竟网络用语为什么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此流行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与分析。

大二学生小楚是一名“5G”网络冲浪选手,在与她的交谈中,她告诉我们:“我感觉自己比较随大流,大家都在用网络用语,我也好像就自然而然地跟着用了,而且朋友们都流行这样交流,自己不用会显得很落伍。"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的表现。的确,有像小楚同学这样想法的人并不是个例,另一位法学院的小杨同学也表示:“我身边朋友经常说,我就习惯性地跟着说了,而且不管是我在刷抖音还是看微博,都经常能看到像“yyds”这类语言,这就是我们之间普遍的交流方式吧,年轻人都这样。”由此可见,跟风是网络用语在年轻人中风靡的一大原因。

大学生群体在繁重学业压力下,“经济省时”的快餐文化就成了其释放压力的一大选择。在采访几位大学生关于网络用语的使用时,他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来源:刷抖音。可以说,短视频的爆火,既伴有机遇,也带来挑战。每天至少消耗两小时在短视频平台的小赵同学说:“我知道的绝大多数网络语都是在抖音上跟我关注的博主学的,初次听时自己也是云里雾里,可是一但了解意思之后就能够很快地在人际交往中用到,很有趣。”网红大V的影响力在短视频的加持下比以往更加显著。一个语言梗的流行,离不开这些典型代表人物、流量人物的带动。小赵同学告诉我们,她自己也知道短视频平台的个性化推荐机制,每次刷到的视频都是她爱看的搞笑视频,一个个娱乐性极强段子使她乐此不疲。“在每一个不到15秒的短视频里,我不用动脑思考,总思考那些有深度的东西太累了吧,我喜欢简单一点。”当我们点开视频评论区的那一瞬间,我们就已经成为了潜在的受众和潜在的传播者。其实抖音等短视频社交媒体赋予了每个人很好的参与创造文化的机遇。就像过去在唐朝,你要成为李白杜甫,才能留下只言片语。现在,可能只要会网上冲浪,你就能留下一句“奥力给”。

微信图片_20211115234532.jpg

受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影响,精确地表达反而不利于态度地抒发。当下大部分年轻人接受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条的消息推送,微博的实时热点和实时热议每分钟更新一次,让人眼花缭乱。信息如此繁杂,你不可能表达的既快速又精确,用一个合适的网络用语来代替一段冗长的外行话,才是聪明之选。例如传媒学院小佳同学在提到网络用语使用环境时所举的一个例子:前段时间,“edg ”电竞比赛夺冠这一事,令许多电竞迷高举大旗欢呼,朋友圈刷屏,短视频大肆宣传与央媒报道也感染了许多不了解此赛事的门外汉。对于他们来说,在面对电竞选手们在比赛中的专业手法来一句“真秀”、“yyds ”完全没问题,这时接受者也已经明白了你的情绪动向。可要让他们精确表达:这波输出,消灭了对面的几个小兵,推倒了一个塔……马上就露怯了。再比如,小丽同学表示,“前段时间在微博刷东京奥运会的比赛片段时,真的被运动员的表现惊讶到了,我马上想到的就是,这也太牛了,中国人果然‘yyds’!”在询问为何其第一反应是用网络用语来表达惊讶时,她又说:“这是一个能快速说明白我当下情绪的词,毕竟专业术语咱也不会说。”这就是网络用语吸引年轻人的魅力所在,它包容性极强,应用范围面广,也不被要求表达专业,只需要传达情绪,让接受者能感受到这个情绪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就足矣。至于网络用语表达精度的语焉不详,起码在网络使用环境里更是不用担忧,因为在中文语境的泛用人群,都有自动填补语言留白的能力,这是中国语言的文化基因之一。

“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定义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通俗来讲就是我们说出的每句话都有一定的意义——事实存在即合理。随着网络的普及运用,网络用语已面向普罗大众,也不再是有门槛的语言,但年龄段的不同接受力也会有所差异。外国语学院的小曼老师说:“我在学生们的朋友圈里看到网络语言比较多,但是和同龄人交流时不会用,毕竟年龄摆在这儿。”在问及其对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时,“我会默认跟年轻人有代沟,倒不会不自在,欣然接受吧。”而大学生相对于中年人群体来说,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更偏爱于这类简单易懂、幽默诙谐的网络用语。作为网络世界“原住民”的小赵同学说:“在有些场合说一些网络热词可以活跃气氛,对话就不会干瘪瘪的。有时可以委婉地解决一些尴尬情况,比如用普通言语表达较为生硬时,这时我就会选择用比较生动的网络语来替代。”网络流行语在原有的语言规则上,创造性提出了新的说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新意识大量出现,由此产生大量的新词。为了丰富新词,加强表达效果,网络语言从方言、古代语和外来词中吸取新鲜的、有活力的元素融入词汇。

微信图片_20211115234538.jpg

网络用语在凭借自己特殊优势“打出一片天下”的同时也给年轻人带了不少问题。相比冗长的文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表情包、网络热词、缩写词来表达想法,当下的许多词也被冠上了各种难以捉摸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思考就会用一些网络用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立场,但其实这并不是我们在说话,而是各种表情包、网络热词、缩写词在“利用”我们进行传播。久而久之,我们便懒得去思考,语言组织能力逐渐下降,文字表达受限,一些优美的话语到了嘴边就变为“yyds", 最终成为了“文字失语”患者。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个名叫“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贴吧里,竟然有将近15万人加入讨论,其中求助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比如“get怎么用中文代替?”或者是“很好哭能替换成什么词?”等,在这个贴吧里“文字失语者”仿佛找到了共鸣。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做了一个小实验,让被采访者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向身边的朋友推荐一件产品,大部分被采访者脱口而出的便是一些网络热词,如李佳琦风格的“omg!美眉们买它”,或是类似“绝绝子”“老铁们,信我准没错”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用语。“文字失语”患者也不仅局限于我们身边的朋友,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在2002名受访者中有76.5%的人都表示因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下降,词汇匮乏所以偏向于用网络用语来表达想法。这样一看,这种“文字失语”确实在无形中推进了网络用语的泛化。

“网络用语在大学生群体流行”的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十分深远,因此,我们在对待网络用语时不能一味推崇,也不能一味摒弃,给它们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静观其变,让大众的声音被听见。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viewpoint/20211122/105997.html

临沂大学(赵佳、张原丽、高扬洋)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