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踏踏实实沉浸角色的前期准备,就不会有形神兼备的后期演绎,表演中敷衍了事,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些表演不够努力的年轻演员依靠“颜值”和包装炒作吸引粉丝,尽管没有好作品,也没有留得下来的角色塑造,却依然迅速“爆红”,这个现象引起了人们的议论。
最受人诟病之处在于演员的重“颜值”而轻表演。有的演员将对戏工作交给助理,连记台词的时间都无法保证;有的主要演员开机后迟迟不进组,现场表演由替身完成,进组后补拍镜头;有的因为有后期配音,表演时就随意搭词。这样“不走心”的表演能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可想而知。演员的外在条件固然重要,但演员毕竟不是模特,要靠所塑造的形象说话,如果不能抛下“偶像包袱”,踏实提升自身表演水平,拿出让人信服的“干货”,凭什么获得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呢?
对演员而言,演技才是王道。一些外形并不出众的演员,由于没有所谓“颜值”捷径,在入行初期可能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选角契机,所以更注重在表演上下功夫。姜文、葛优、黄渤等演员塑造的角色性格鲜明且具有典型性,其表演风格也大都自成一派,很难被他人替代,观众观赏时自然会把焦点放在表演本身。这种情况间接造成了“颜值高的演员无演技,颜值低的演员更倾向于演技派”的错觉。其实二者并无直接关系,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刘德华、梁朝伟、张国荣、张曼玉、林青霞等高“颜值”演员在银幕上的出色表演至今仍为人称道。可见,形塑角色的表现力才是获得观众认可的硬道理。
与舞台剧相对连贯完整的表演创作不同,影视剧往往根据情节需要,通过剪辑和后期制作来呈现最终结果,而现场拍摄并不遵循剧情顺序,演员的调度走位也是受限的,演员创作的完整性被破坏,呈现出碎片化的表演状态。这种表演环境要求演员对角色情绪、表演节奏及镜头语言都有一定的掌控力。所以,好演技是演员对故事的熟悉程度、对角色的理解深度和对镜头取景的敏感锐度三者的综合呈现。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导演曾经声讨某些演员缺乏“演员道德”,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试想,演员不仅要在各个剧组间来回串,还要出席各种品牌代言和走秀等商业活动,真正用在作品上的又有多少呢?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无论角色大小、是否主演,好的演员都会以自己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对观众负责。没有踏踏实实沉浸角色的前期准备,就不会有形神兼备的后期演绎。表演中敷衍了事,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影视表演最终要靠作品说话,演员走红后如果不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最终会沦为低档快消品,在商业价值被消费殆尽后,最终被淘汰。这恐怕不是演员期待的职业前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