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探寻宪法的足迹 ——探访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有感

时间:2018-08-02 22:49:15 来源:浙江大学 作者:文/应鸿刚 • 图/应鸿刚

点击:967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80802/43711.html

浙江大学红色寻访社会实践团团队合照

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时光荏苒,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二中全会中强调把宪法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突出学习宣传好宪法,是“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务。因此,怀着敬仰的心,浙江大学医学院红色寻访社会实践团于2018年8月2号一同来到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进行实践学习,重温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真实历程和光辉业绩,学习体会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精神,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宪法的制订,在他亲自主导下起草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由于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于1954年,故称“五四”宪法。也由于这部宪法是在杭州西湖边起草的,又简被称为“西湖稿”。

陈列馆建在山坡上,三四米高的石驳墙上面建有两幢民国风格的别墅。石驳墙和入口处门楣各有一块毛体横匾“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马路边立有一块“毛泽东起草宪法处”的纪念碑。

入口处的石碑

入口处的石碑

登上石阶走进陈列馆,敞亮的序厅中央是一尊毛泽东汉白玉坐像。毛主席坐在一张宽体沙发上,左侧茶几上放着一杯茶,他右手握着文件,左手平放在沙发扶手上,正聚精会神地在看文件。坐像背后的墙上有九行金色大字: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这几句话是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从北京乘专列去杭州途中说的。墙上的文字,则是陈列馆布馆人员集毛泽东字体拼合而成。

团队成员参观展馆

团队成员参观展馆

陈列室以文字、图片,以及大量原始资料影印件,介绍“五四宪法”的起草过程。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正式启动宪法的起草工作。委员会由33名成员组成,毛泽东担任主席。1953年12月24日下午4时,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及中央有关工作人员乘专列离开北京,12月28日零时到达杭州。抵达后,毛泽东和部分随行人员入住西湖刘庄1号楼。以后每天下午3点,毛泽东从刘庄出发,来到北山路48号大院30号楼的平房里办公。宪法起草小组其他成员在东侧主楼办公,往往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宪法起草小组在西子湖畔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同时,刘少奇和其他在北京的中央领导人也在为宪法的诞生紧锣密鼓地工作。往往杭州起草一个稿子出来,就立即派人送往北京,北京方面立即安排讨论。再把讨论后的修改意见反馈杭州,杭州再根据北京来的意见加以修改。修改后的稿子再送北京,京杭两地互动,共同完成了为“五四宪法”奠定重要基础的“西湖稿”。

组内预备党员面对宪法宣誓

组内预备党员面对宪法宣誓

参观过程中,最令实践团成员们印象深刻的其中会议室的“政权杯”,这个杯子的盖钮是一个紧握的拳头,象征着广大人民群众欢庆革命胜利和团结一致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它的手柄,是镰刀和锤头连接在一起,象征着工农联盟是新政权的基础。除此之外,第四单元“人民的宪法”获全票通过的主题陈列展厅中的沙画也令实践团成员们十分惊叹,它以一种叙述故事的口吻和形象的表述手法为我们再现了“五四宪法”起草的全过程。

这次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不只是回顾“五四宪法”的历史,更是对日夜辛苦起草宪法的毛主席和宪法起草小组的缅怀,也是对自我的督促,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对全面依法治国充满敬仰。从“五四宪法”到如今的“全面依法治国”,我们看到了法律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过程的必需品,唯有坚持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依法行政,祖国才能更好的发展。

五四宪法的制定已成为历史,但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180802/43711.html

浙江大学赵海粟供稿

责任编辑:潘婷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