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湖北二师学子深入探究苗家村寨文化传承之困之感想

时间:2020-05-17 09:20:47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曾月

点击:52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00517/79504.html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人类起源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独有的,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无价结晶。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有力证据。

IMG20200517090746.jpg

( 图为湖北二师调研小组队员及老师向大土村村书记了解村内基本情况)

坐落于黔桂交界的荔波县佳荣镇大土村,景色秀丽,颇有一股“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这里有最为清亮的河水,高山流云倒映其中,有最为热情可爱的苗族人民,祝福与欢迎都倒在一杯酒里,有最为高耸的山川树林,将绿色浸染在一层层薄雾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它有着真正传统纯正的苗族文化,引领着村内的不断交流与发展。

在与大土村村书记龙银贵的访谈交流中,我被淳朴热情的少数民族文化深深吸引,无论是在欢度节日时载歌载舞的热闹景象,还是在长桌宴上的欢声笑语,都无一不向人们吐露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村内的三个主要传统节日:芦笙舞节、古臧节、新米节;不同于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过节方式,这里的节日与大土村村民一样,含蓄而又热情,他们会精心准备节日中的每一个细节,热情地款待亲朋好友,就比如在祭奠先祖的古臧节中,需要主人家在三年内蓄养三头猪,用以节日之时宴请宾客,这样一种待客之道,不仅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约定俗成,更是苗族人民骨子里的那一份热情好客所铸就的。

诚然这些传统历史文化,对推动村内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为村内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对发挥村内特色旅游产业有着极大的帮助,更是帮助团结村民内部,为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不止是这些瑰丽璀璨的文化遗产,更是隐藏在这背后的种种问题。

人才流失之困

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它自身优秀的文化品质,更是需要多方人才进行传承与弘扬,但单在这一环节就难倒了众人;令人忧心的是这并不是一个村一个镇的现象,这是普遍存在于中国农村社会中的一大问题,村内产业发展不成熟,青年劳动力为了摘掉贫困的帽子,只能外出务工,极少有人会留在村里,而文化的传承,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些青年力量,没有人力的保障,对于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的,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时他们无奈、忧心,却又无可奈何,对村民来说要想脱贫致富,就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对村干部来说,村民一旦走出村庄,经济得到保障了,传统文化传承又面临着极大挑战,我看见他们的忧心忡忡,也看见他们的无可奈何。

传承方式之困

一个习俗的形成,必然是有它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底蕴,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一些习俗似乎不再那么合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发展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阻碍的,例如在古臧节时的主家养猪宴请宾客时,时常会造成浪费的局面,对主家来说更是费时费力费钱,虽然这样的特色节日能够为村民带来一定经济利益与旅游资源,但是纵观全局,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我们是否更应该考虑如何平衡传统文化弘扬过程中的这些矛盾,是否更应该就如何化解这其中的矛盾问题而进行深刻思考。

传统的文化是一个村发展壮大的基石,当前,我看到了国家的积极弘扬的政策,看到了村委会的不断发展与落实,看到了村民的乐于配合的态度,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止这些,更要全面系统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振兴,因为,属于传统文化的精彩绽放才刚刚开始……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00517/79504.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