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传统重工业区的华丽蜕变:中石大学子赴辽开展暑期预调研

时间:2020-07-11 13:28:55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文/蒋雨珂 • 图/穆有德 张润乔

点击:64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00711/80099.html

沈阳市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外观

为实地考察辽宁省传统重工业区的转型现状,助力后期的暑期调研,7月8日至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辽”原之火实践队成员地信1901班张润乔和智科1902班穆有德前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1905文化创意园与抚顺市东北记忆工业主题公园进行为期两天的预调研。

钢铁骨架上开出的文创之花

“小时候父亲在铁西上班,现在孩子也总往这跑。”

马女士是一名工二代,她的父亲是铁西区北方重工沈重集团的一名老工人。50年前,这片土地上伫立着一群“钢铁巨兽”,终日浓烟不消的高炉浓缩着工人们生产的热情,冰冷冷的钢铁城中孕育着共和国工业的蓬勃希望。与无数为共和国工业献出青春的年轻人一样,马女士的父亲也是铁西区一枚小小的“螺丝钉”。而如今,一部分钢铁厂早已经倒闭,另一部分钢铁厂也搬去了浑南新区,只有遗留下来的旧厂房成为了那段钢铁岁月的唯一见证。

没有钢铁厂为伴的铁西沉寂了下来,直到1905铁西文化创意园的落地,才让曾经的钢铁城重焕生机。“占地4000平米的文创园就是由父亲所在的沈重集团的二金工车间改造而来的。”马女士介绍道。作为重工业老厂区成功改造的典范,1905文创园保留了原建筑风格和主体结构不变,在充分利用原先工业特色的基础上巧妙地结合当代艺术,使其既具有与上世纪一脉相承的工业风格,又新添一股文艺气息,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和本地文青的前来。“我家孩子就是文青其中的一位。”马女士笑道。

离开钢铁后逐渐衰落的铁西在文创园的带动下渐渐恢复了活力。这个集历史、娱乐、休闲、艺术于一体的文化商业街区不仅拉动着铁西的经济,也催生出了工业背景下的独具特色的时尚文化。

铁西.jpg

1905铁西文化创意园前的“铁西工人”

采煤沉陷地上重现的工业记忆

“62式轻型坦克、机车头、电铲、钢包、龙门吊……”

7月8日,大体竣工的抚顺市天湖桥南的东北记忆工业主题公园内,代表着抚顺工业记忆的数件展品已经一一就位。,后续还将会有更多如石油炼化装置、挖掘机等由抚顺工业产业生产的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实物展品驻入。“别看这些个大家伙老啦,锈啦,但在以前可都是大宝贝、大功臣嘞。没有它们,哪里来的新中国的工业呢?”主题公园的工作人员感叹道。

在过去,这个占地18公顷的东北工业记忆主题公园其实是抚顺一处采煤沉陷区。本着先行先试、科学规划、宜治则治、宜用则用的原则,自2019年4月始,抚顺市新抚区政府依托莲花湖金融小镇和商贸物流产业腹地,复垦打造出这片工业主题公园。公园既承载着抚顺老工业基地过去辉煌的历史成就,向外展示我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史,又作为一处工业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休闲圣地,供游客游览观光。

如今,公园的复垦修建渐渐抚平煤炭开采业遗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伤,而极具特色的工业记忆主题业又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这片曾经的采煤沉陷地即将引来它的“第二春”。

抚顺.jpg

抚顺重工业代表性纪念物——履带式矿山挖掘机

绿色时代下催生的产业转型

无论是沈阳市铁西区,还是抚顺市的天湖桥南,它们都曾随着当地传统重工业的没落而衰败。支柱产业的衰退和转移、环境的破坏都是传统重工业区转型面临的迫切问题。通过对两地的实地调研,“辽”原之火实践队队员发现两地在转型的过程中都走上了对当地的工业遗迹进行改造,依托当地的工业文化谋求发展之路。

作为城市中的工业遗迹,铁西区的1905文化创意园对“如何使工业遗迹活在当下”做出了回答。文创园在设计上将工业文明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将工业文化融入潮流和时尚,赋予工业遗迹以接续历史后的新生命,使得昔日因产业结构调整而没落的铁锈地带逐渐成为新兴的艺术文化集聚地。而抚顺市的天湖桥南则是通过复垦修建主题公园的方式,既恢复了被工业毁坏的环境,又得以通过主题公园重现工业史,保留工业记忆。此外,以上的转型模式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可以在改造转型后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00711/80099.html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雨珂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