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幸为华夏少年郎,以吾青春兴芜湖——安师大化材寻访高校毕业生留芜就业现状

时间:2022-06-30 00:03:33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对大学生在国家基础建设中就业情况主题调研团队

作者:文/杨锦秋 • 图/邹岩

点击:31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20630/110205.html

芜湖市弋江区为民服务中心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杨锦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是中央工作重点。为探求芜湖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建设中的就业情况,6月29日上午九点,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赴芜湖、滁州、合肥对大学生在国家基层建设中就业情况调研团队前往芜湖市弋江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局,与就业办主任李盛进行对话。

图二.jpg

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话开始后,李盛主任首先向队员们展示了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弋江区举办的线上线下招聘会共8场,各类就业指导进校园活动共9场。同时新增招引高校生就业3823人,同比2021增长9.5%,发放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1803.2万元……芜湖市政府始终致力于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提升就业率。

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理解芜湖市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所做出的努力,李盛主任从宣传引导、政策支持、增设岗位、引导创业、完善保障五个方面阐述了芜湖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举措。做到了从高校毕业生本身需求出发,以芜湖市自身经济文化条件为基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给予高校毕业生最大政策支持,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图三.jpg

以芜为本,积极推进毕业生留皖留芜工作

本次对话特别提到了芜湖市政府在2021年推出的紫云英人才计划。

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加快推进芜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芜湖市推行紫云英人才计划。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芜湖市政府期望能够海纳百川,招引更多人才,在计划中提出了在五年之内要招引累计30万大学生留芜就业的设想。

对此,队员们提出了疑问:“目前高校毕业生留芜率如何呢?”李盛主任介绍道:“我了解的情况是目前芜湖市高校毕业生留芜就业率大概在40%到60%之间。”芜湖市作为华东地区非省会级城市高校最多的一个城市,培养了大量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并招引人才来芜就业,是芜湖市高校和市委政府正在共同研究的问题。

以紫云英人才计划为导向,芜湖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福利,来招引高校毕业生留皖留芜。统一配租大学生人才公寓,积极加强人才公寓建设管理。同时,以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对大学城周边区域进行改造提升规划建设,居住、消费、文娱等生活要素,打造大学生主题社区,完善大学生的后校园生活,最终形成宜居宜业最优的环境……这些都是芜湖市为招引人才做出的有效尝试。人即尽其才,则百事俱举,芜湖市也定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tuwu.jpg

以民为本,倡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工作

“目前我们国家的政策是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 李盛主任表示。大学生走向基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需要高校毕业生作为新鲜血液,为基层工作注入活力,带来新的发展;二是对高校毕业生个人来说,走向基层让其得到磨练,开拓视野,对个人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

对于队员们提出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好高骛远,不愿参与基层工作的现象,李盛主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需要学校和政府双方的引导,培养毕业大学生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据了解,为呼吁毕业大学生前往基层工作,芜湖市开展了数次就业认知行动,前往各高校开展关于就业认知的讲座,引导高校毕业生在芜湖市基层、企业、大中专以及政府就业。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通过与高盛主任的对话,队员们对择业就业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党和政府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各项行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以实现其理想价值,高校毕业生也应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怀着一颗平实之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同时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前往需要的地方,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图四.jpg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diaoyan/20220630/110205.html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程蓉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