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时间:2020-08-10 11:00:50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文/宋洁 • 图/陈晓洋

点击:276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00810/83693.html

团队成员共同合照

在2020年的暑假期间,我跟随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聚力平邑,沂路同行”实践团来到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的平邑县,加入到由来自不同校区、不同学院以及不同专业的13名成员组成的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中,跟随他们一起参与此次的社会调研活动。

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我没能在寒假期间线下体验自大一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所以对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开始前,便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7月20日,团队成员到达平邑进行汇合,实现了小伙伴们的第一次见面。接下来,实践团在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苏家崮烈士林园并参观了八路军115师纪念馆。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不由得心生感慨。在此次参观中,我更加进一步的走进了解了平邑这片土地上英雄先烈们轰轰烈烈的红色革命历史,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辛和不易,是英雄们的无私奉献和义无反顾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定。团队成员来到烈士碑前,以哀思寄予英雄们缅怀。战火中牺牲的烈士,值得我们用心去感恩。随着国家建设的步步登高,“战争”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但回首想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其实距离我们也只有不到百年的光阴。正是这些在硝烟中穿梭挣扎的先辈们,用鲜血为我们铺开了今日的和平之路。硝烟已散,但是这些英雄的精神犹在,一直活在我们心中。就像革命先烈李大钊所说:“吾爱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革命事业的新鲜血液,是强有力的队伍。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不应该应该起舞的日子碌碌无为,点燃自己的青春,将自己与青春融入祖国山河、永远蓬勃。

aa.jpg

团队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悼念

参观完烈士纪念馆后,我们一起参观了九间棚展览馆和大殿汪水浥田园,深入了解了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应对各项自然环境以及交通运输等困难所作的各项措施。参观九间棚,我为九间棚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折服。在纪录片中,过去的九间棚四面悬崖、道路不通、土地贫瘠、水源奇缺,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连最基本的饮水条件都达不到。九间棚人一直在为改变家乡面貌而顽强奋斗,自1984年开始,以刘嘉坤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带领村民开始致力于九间棚的发展,架电、修路、饮水、栽果树绿化荒山,初步改变了九间棚的落后面貌。在此次参观中,我不但学习了解了更多平邑地区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所做的各项努力,进行此次实践活动的调研,更增强了我对艰苦岁月的理解,饮水思源,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IMG_3886.JPG

团队成员参观九间棚展览区

实践团也在平邑进行了一次短暂但却有意义的支教活动,给我留下了美好并深刻的回忆。我想,每个大学生都会有支教的想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合适的机遇和一起同行的人。很幸运,我遇到了我的队友们,并跟他们一起与当地的小朋友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时光。在我看来,支教的目的不单单在于帮助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的眼睛通过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能给那些相对处于闭塞环境下的小孩子一点点‘走出去,看世界’的希望和动力。很多人会说:“短期支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们所处的现状。”诚然,短期支教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但是却可以为孩子们打开看向世界的一扇窗口,多多少少会影响他们,在他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在问及孩子们今后的梦想时,我也从他们口中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长大了做一个医生,救助病人”、“当个警察,除暴安良!” 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支教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也希望在今后不论是这些孩子们还是团队成员们都可以一直追随自己的梦想,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努力、奋斗。

IMG_3605.JPG

团队成员进行支教活动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重逢,即将离别之时,心中充满了不舍。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更好的认识社会、实践社会,更让接触到了很多在平时接触、学习不到的人和事物,更让我认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都能够以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00810/83693.html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金融本系宋洁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