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泥塑辉映,传艺暖心 ——朝华夕塑团队走进中京爱侬养老服务中心

时间:2024-07-31 02:03:41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作者:高琪琪

点击:6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40731/155074.html

团队成员和老人们在中京爱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合影

在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大背景下,以及在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社会发展需求下,朝华夕塑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秉承“传承非遗,关爱老人”的活动主题,于2024年7月23日上午走进四川省中京爱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朝华夕塑”、“沿塑说旅”、“与泥随行”三个实践队为基础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此次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泥塑艺术的一次深入推广,更是对养老服务事业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通过泥塑艺术体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朝华夕塑团队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工作。团队成员们事先对要实践的养老院做了了解,该养老院位于府青路街道邻近八里庄地区和驷马桥地区,以前为大量的国营工厂地区,例如刃具厂、电机厂、512厂、成都汽车厂等等。因此,该养老院中的部分老人为旧时成都东郊厂区的老员工。成员们精心设计了活动流程,准备了充足的泥塑材料和工具,并特别制作了PPT,用以介绍泥塑艺术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制作技巧,确保老人们能够全面了解泥塑艺术。团队成员事先了解了当地的历史,使得在养老陪伴过程中有了更丰富、实质性的谈论素材与追忆内容,亦增加团队成员与老人的亲切感,使得实践活动更添一份追忆的温暖。

活动当天,在一段温馨的开场白之后,团队成员通过PPT向老人们介绍了泥塑艺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泥塑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地区的特色。接着,团队成员展示了一些精美的泥塑作品,让老人们对泥塑艺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泥塑制作环节,团队成员们耐心地指导老人们动手操作,从揉泥、塑形到细节刻画,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老人们在团队成员的引导下,逐渐掌握了泥塑的基本技巧,制作出了一个个充满创意和个性的作品。

在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教授泥塑技艺,更与老人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实践活动中,一位老人分享了她以前在新津下乡与在电机厂做工的经历,让团队成员们对成都东郊那些曾在国营工厂中付出心血、不辞辛劳建设国家的长辈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是老人们的积极参与和创作热情。他们在泥塑制作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创造力,老人们制作了色彩斑斓的花朵。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老人们的心血和情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另一个亮点是团队成员与老人们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团队成员们不仅是传授技艺的老师,更是倾听者和交流伙伴。他们与老人们分享了泥塑艺术的乐趣,同时也从老人们那里学到了生活的智慧和经验。此外,朝华夕塑团队成员也采访了该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状况,并且也进一步得知对于老人们来说,除了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存在较大的需求。工作人员对于朝华夕塑的公益项目表示了肯定和支持,并且希望团队能够多多举办这样的公益体验课程,在传承保护非遗的同时也能为养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老人们体验到了泥塑艺术的乐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对于朝华夕塑团队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通过与老人们的互动,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爱老人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决心。朝华夕塑团队不会止步于此次活动,未来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广非遗泥塑艺术,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事业贡献力量。团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激发更多人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养老服务中来。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40731/155074.html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华夕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