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教育心、孝、信在《论语》中的价值彰显

时间:2020-12-16 12:38:10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炎

点击:300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01216/88989.html

教育心、孝、信在《论语》中的价值彰显

“语者,圣人之语言也;论者,诸儒之讨论也。”《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编纂而成的一部散文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经典,也被称为“七经”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现已成为人们得到智慧启发的重要依据。《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观点、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立身处世之道等。业师冯天瑜先生将其称之为“元典”,即最基本、最重要的经典。《论语》主要思想包括“仁”、“礼”、“中庸”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范畴,以其通俗性、简易性和哲理性广为流传,特别是宋代以后,经过北宋名相赵普的推崇,“半部 《论语》治天下”,以至于无人不读《论语》。

一、领悟孔子的“教育匠心”

当年的孔子和我们现在的普通教师一样,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提出的各项疑问。但是,面对未知的教育困境,他总能怀有一颗教育匠心,反复为学生答疑解惑,耐心指导,反复雕琢教育对象。《论语》 中孔子是一个以身作则、勤奋好学、诲人不倦的老师。他的勤奋好学,他的温和、善良、耐心、谦虛、有礼,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都深深地影响并感染着他的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是孔子的高尚师德。

以一颗“榜样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提出的在言行上要避免四种过失:其意为不主观臆断,不绝对化,不固执已见,不刚愎自用。他在言、行的严格要求上处处感染着他的学生。孔子认为,只有做到这四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毋意——就现在看来,每个人都喜欢猜测事理,动用主观想象力凭空猜测,而世人常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正反面的意见都要听,切记不要先入为主,主观就容易犯错。毋必——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要能适应、能应变。不要过于执着己见,这样也容易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更好的做法是广纳建言,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接纳别人的建议并善于改正。毋固——固是固执不通,是愚而好自用。本来自身是愚痴的,但他却认为自己那个愚痴的办法比谁都好。见而好自专,专断独裁,也是犯了第二个“必”的毛病。毋我——不要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要唯我独尊。人与人相处间很大的烦恼都由于“自以为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感觉到很烦恼,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以为是”在作怪。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人处世过程中,我们要先把自我摆在旁边。

在孔子看来,对君子的一般要求为“言必出行比果”,言行不符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的人,且这是可耻的。孔子“慎言”这一处世哲学,也广为人知,提倡说话前说话者要慎重思考,话说了之后就要做到,也可以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也是“君子欲呐于言而敏于行”的真实写照。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讲原则是他最基本的道德操守,这也使他能够以身作则,注重从内心深处关心教育学生,他对学生在品格道德上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在传授知识方面的影响。他在教育中“榜样心”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弟子们,学生们也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从而以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的道德和学问。

以一颗“耐心”,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孔子在教育过程中,以一颗循循善诱的耐心,静心雕琢教育对象,以助其破茧成蝶。因材施教是其在教育生涯总结出的教学理念,即从实际出发,善于启发诱导。宋程颐曾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可见孔子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重视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他们同样问孔子“听到一件事就去做吗?”对于性格谦逊、行事犹豫不决的冉有,孔子鼓励他大胆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思想、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那么要向这么多人传道授业,固守一种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孔子在教导学生时,会根据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孔子并没有对“闻斯行诸”做出普遍周密的解释,而是进行具体区别的回答,这正是他权变思维的体现。

《论语·为政》中,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日:“何谓也?”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发现樊迟的反应比不其他学生,不一定会明白孔子的解释,针对他“慢一拍”的特点,施以耐心解释,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主动给他讲解,如果还听不懂,则换个角度讲或者降低讲解的难度。孔子对樊迟下了很多功夫,耐心引导,慢慢来,最终把樊迟成功引上了追求“仁”的阳光大道。

以一颗“自省心”,谦逊善思,身教立圣。《论语·述而》中“学而不厌”学习而不满足,“厌”即“自满”的自省意识的体现,孔子清楚地认识到“我非生而知之者”所以他在对待知识上,始终保持谦逊态度与善思精神。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知识而言,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在运用知识中得到快乐的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如果缺乏广博且深厚的知识积累便会在教学之路中形成很大的阻拦。所以孔子便时时自省。由此论道:“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不因自己学有所长而自满,而是时时担心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什么,落下了什么。“不耻下问”(《公治长》)“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述而》)等等既是孔子孜孜不倦、实事求是求学精神的探索,同时也是他自我反省意识的体现。只有当教师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才能更加地融入教育、发展教育。

二、《论语》中“孝”的价值彰显

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有孝顺父母而已,而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由此我们也可见“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我看来,国人对“孝”有系统且明确的认识是在孔子的《论语》中正式建立的,是以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为大背景的。

孔子强调:真正的孝道则是应从内心出发,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有学者说道:孝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逻辑前提,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的基石。孔子也在论语中多次向其弟子提到“孝”。《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难在子女的色容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孔子认为在物质上的赡养和形式上的礼节并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孝。“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肉,先生食,曾是以为孝乎?”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色容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让年长的人先吃喝,难道这就是孝吗?很明显孔子认为这不能算是行孝道,真正的孝道则是应从内心出发,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其次,孔子强调子女在外要对父母有牵挂之心。《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为:父母年迈在世,子女尽量不要长期在外地。若迫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及时安排好对于父母的供养。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而远游恰恰做不到这样,但他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有些人将此理解为子女就应该守在父母身边,显然只是曲解了圣贤的意思。既然如此,那孔夫子教导人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不是空谈?又何谈治理好国家,何谈进行自我修养,更何谈美德彰明于天下?孟子也曾讲“不孝有三”,何为“不孝有三”?古人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而其中“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恰恰是鼓励人们去勇于开创事业,为禄为仕,为事业而奔波,以来奉养父母,光宗耀祖。总的来说,孔子强调的是,子女并不是要随时陪在父母身边,而是外出也要时时牵挂父母,做到常回家看看。

再次,孔子以礼讲仁,强调孝就是礼的表现、仁是孝之本。“孝"是儒家思想的奠基石。《学而篇》中说道:孔子一直想为这个纷扰的世界安排一个稳定合理的秩序,他在研究《周礼》中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就是“孝悌”,把“孝悌"看成做人的根本。有人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亦有程颐言“为仁以孝悌为本,论性则仁为孝悌之本”,那么在《论语》中,孔子持有什么观点呢?

孔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不可犯上,而好仁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也要尊敬比自己小的兄弟姐妹,小的兄弟姐妹,不可冒犯长辈,要长幼有序,如果乱了秩序,就不对了。为人要做君子,本本分分,本分可以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宽,生机勃勃,而孝顺比你小的兄弟姐妹也是仁爱的本分”。“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的意思是说,在一般人看来,能够有这些孝行就已经是很“孝”了,但是孔子认为这只是做到了“能养”,即是“能够养活爹娘”,而如果内心做不到真正的孝敬父母,这跟养活犬马有何区别呢?所以在孔子看来,相比于具体的“孝行”,“孝心”尤为重要,孔子更重“孝”之“仁心”。但二者“孝”与“仁”是都构成孔子主要学说的核心内容。

三、《论语》中“信”的伦理观念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着重在这四个方面教诲他的弟子,“信”——言而有信、信守诺言、为人诚信。“信”,归根到底是要看个人其实际行动如何,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被其花言巧语所蒙蔽。同时,“信”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也不容小觑,小到个人、社会,大到国家,都要求信的存在。

《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在这里,“忠”与“信”二者是放到一起来说的,忠信即忠诚信实。《易·乾》中:“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欧阳修《朋党论》:“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孔子在论语中对于“信”的论述也具有多样性,他认为“信”是做人的底线,《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把“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子路篇》中:“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在这里把“信”做为做士的最低标准,连小人都能做到“信”何况君子?如

果“人而无信”那就不算是人了。《学而篇》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任不仅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也是调整和衡量朋友关系的标准。对待朋友要真诚,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任,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论语》中,“信”对于国家体现出的作用也尤为强烈,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必不得已,则兵可去、食可去,之后却再无可去者,由此可见“信”是民之为民的底线,有信即可在最低限度上成立起一国之民,这里正是彰显出了对于一国之民来说最为重要的即是“信”。反思今年之疫情,建立民之大信,以信来凝结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自立于世界。

总的来看,《论语》中之“信”之道并不过时,且愈历久而弥新,并且对于我们当今世界也有可借鉴之处,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的智慧总能被一代又一代地人记起,也能被我们一代又一代地向后流传。其中巨大的“文化魅力”“内在活力”启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其中的“教育智慧”“孝之价值”“信之伦理”会被我们永久地学习和流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的更远;只有刻苦钻研,才能体察深邃。学无止境,只要我们心向往之,就能更多地学习和掌握前贤的智慧并且做到为我所用。以此来克服生活、工作以及身心上的困楚,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指明道路!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教育心、孝、信在《论语》中的价值彰显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01216/88989.html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炎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