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道德经》的智慧与运用——我的“道德经”观

时间:2022-03-09 11:08:13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5班 作者:唐绫

点击:41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0309/108247.html

《道德经》的智慧与运用——我的“道德经”观

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曾经说过:“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认真研读老子《道德经》这颗珍贵的智慧宝石,用心地去感受其中对做人、行事等方面的人生智慧,对我的成长有着恍然大悟的启示和意义非凡的深刻影响。

一、老子及《道德经》

老子(约前571年—471年),根据《史记》的记载,姓李,名耳,谥曰聘,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涡阳县)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而后老子决定归隐并离开周朝的国都。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了老子归隐途中,路过函谷关的时候,守关官令尹喜早就得闻老子的名声和学问,留下老子并恳求他将自己的学问留存下来,老子遂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千言——《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的哲学作品,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它分为上下两篇,《道经》在前计三十七章,《德经》在后计四十四章,以“道德”为纲,涉及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等方面,被誉为万经之王。论述了“道”与“德”,“道”是指宇宙存在的道理,天地自然运行的道理,也是生存于天地间的人修身养性所需要遵循的道理;“德”是指生存于世间的人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都很可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道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由此可见其中蕴含的思想虽已历经千年之久,却仍旧有着有价值的现世意义。

《道德经》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天道运行,阴阳消长,福祸相依,善恶并存”,正是这十六个字包含的人生智慧,让我在为人处世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

二、《道德经》之人格观

《道德经》告诉我要做一个以谦虚为基,上德若谷,上善似水的人。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中提出“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的意思是:即使是圣人,也不自大,正因不自大,所以才能成其大。即不管身份是如何高贵,无论成就有多高,都要谦虚低调做人行事。我们常说“满招损,谦受益”,与这一思想不谋而合,如果一个人因为有一点小小的成就而自满,不仅会停滞不前,更会招人厌恶;但如果一个人始终秉持一种虚怀若谷的人生态度,谦虚且低调地面对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定然会受益终生。《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提出:“知不知,上矣”同样也是明显地告诉人我们,人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很清楚自己还有所不知,那就是一种高明的行为。这是一种虚心求学的态度,秉承着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不断地探求真理从而取得进步,成就自己的人生。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提出“上德若谷”这一观点,也就是说最具高尚品德的人,心胸要像山谷一样宽阔。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古今中外做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心胸宽广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心胸的不同。有的人处事吃不得半点亏,凡事爱计较,整天患得患失,心胸狭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就像那个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这种人的一生是惨淡的一生,一点价值都没有。所以一个人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宽容是一种传统美德。

《道德经》第八章中提出了“上善似水”这一观点,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谦虚往下,上善者就是最高的圣人,即如果你能做到像水那样你就是最高的善人。水利万物,心甘情愿地施礼于万物却从不争取自己的利益,江河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一片绿洲,植物草木都十分茂盛;江河之水流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生机勃勃,一片景物都欣欣向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江河之水流淌而无争,但客观上却也从万物得到了回报。每棵树就像一个小型蓄水池,凡是草木茂盛的地方,水蒸发到天空以后必然要经常下雨,有了雨水的补给,江河不管流经何地,都不会再枯竭,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如“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有多;将愈取之,必先与之。”圣人从不积攒什么财富,尽量为别人做好事,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自己也就越多了。正因如此,最善的人也好像水一样,善于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但同时心胸保持着沉静却也深不可测,将自己放的很低,才能避免各种不利。老子也从九个层面:即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善清、善胜,论述了“上善若水”。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心胸像深水一样静水流深,宁静致远、善于沉淀;待人像水一样仁爱、平等、真诚,滋养万物不求感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要讲诚信、重信用,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塞则止、顺则流;做事像水一样发挥专长、以柔克刚、专一执着、奔流向海;行动像水一样机智,顺势而为、该动则动、该静则静。“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是以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水是最柔弱的,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它去克服坚硬的东西,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领悟上善似水,达到成就他人同时成就自己的境界,是我从《道德经》中领略的人格之一。

三、《道德经》之处世观

《道德经》告诉我要做一个宠辱不惊且得失泰然、脚踏实地且慎终若始的人。

《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一个人无论是受到了宠爱还是受到了侮辱,好像都感到十分的惊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得到宠爱之后,感觉到格外的惊喜,如果失去了宠爱,就会惊恐不安,因此,无论是得宠亦或是受辱,都会使人感到惊恐,得宠与受辱都惊恐,看得和命一样重。这种人是什么心理呢?其实全是虚荣心在作怪,把得与失看得过于重要 。得与失二者本是互相对立的,具有对立性。但是,这两种状况相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本质上却并无区别,因为无论是受宠得到或是受辱失去,结果殊途同归,都会让人感到惊恐。这一观点强调的是得与失二者之间是具有共通性的,其结果具有一致性。同时,虽然提倡居安思危,但总是处于惊恐状态,不论是对于人的身体成长,还是心理发展都是毫无益处的,所以还不如泰然处之,做到“宠辱不惊”,坦然面对自身的一切处境,反而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提出“同于德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有德的人,道会让他得到所有;失德的人,道会让他失去一切。这一段话则表明了得与失二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具有统一性,强调的是因果关系,种下什么因就会结出什么果。如果一个人做人失德,那么失去也会与之如影随形。在我看来,在很多时候,“少”反而是胜过“多”的,并不是所有的得到都是好事,有时反而是坏事。适当的“少”恰恰是合适自己的,虽然外在看来并“多”,事物的发展往往正是因为它的“少”而获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因此,我学习到了,无论是得到亦或是失去,都与自己的德行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做人更要遵循道法。在处世中,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不要单独就某个时刻,某个具体事件而论得失,因为此时此刻的得到,可能会造成日后的失去,过于在意反而会“得不偿失”因此,在看待得与失的问题时,要有宠辱不惊且得失泰然的睿智心境。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提出“欠者不立。自视者不章(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裕者弗居。”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踮起脚尖,使劲的向上探身子,这样就会站不稳。人为了拔高自己,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我吹嘘,这些都是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事情办不成,也办不长久。在有道者看来,这些都是虚假的、多余的,还会遭人讨厌。有道者不会这么干,人为拔高,是没有必要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又掩耳盗铃,急于求成的情况下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失败,蒙骗了自己反而造成了不好的结果。世界万物都是有始有终的,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没有发展到有,由小发展大,这些变化都是有过程的,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做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粗壮到需要合着围抱起来的大树也是由细小的根芽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高台,也是由一堆一堆的泥土累积起来的……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在临近成功的时候遭受失败。因此,越是要当事情临近完成的时候,就越是要像开始一样的慎重,这样就不会有办不成的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处世中,仰望星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坚定的目标、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慎终若始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四、《道德经》之交往观

《道德经》告诉我,要做一个理性的两面派,少说多做,真诚守诺的人。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提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没有形体的能量,可以自由往来于没有间隙的物质。我们身边总是有很多两面派的人,一般都不讨人喜欢,但在《道德经》中却对这样的人中的一部分给予了肯定,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两面派”也是一种境界。有一句话说“疾风知劲草”,能刮断大树的风为什么拔不出柔弱的小草呢?不是因为草的根扎得有多深,而是它随着风摇摆了,化解了风绝大部分的力道。这就是说在社交的时候,一个人如果死板过了头,凡事都只认一个死理不懂得变通,这样的人也不会受欢迎,但如果换一种委婉的说法、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以柔克刚,那最终的效果定然是好的。所以这里的两面派并不是挑唆我们去做两面挑拨离间的小人,而是在保持自身原则的同时,委婉地与别人相处,做到自己内心的“两面派”,交往的时候圆滑一点,处事有弹性一点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懂得主动退让的人,往往能减少矛盾的发生,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道德经》第五章提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表面意思好理解:有些人话多,常让自己走到穷途末路。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安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还可以将之理解为:当一个人话说得多了,往往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困境,所以还不如让我们保持沉默,尽量少说话。所谓的沉默是金,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万事万物,都是过犹而不及。一个巧舌如簧的人,经常喋喋不休,卖弄自己的那些微不足道的智慧,其实很快就会让自己陷入到无话可说的境地。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提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可以理解为诚实可信的话,肯定不会华丽动听,而那些华丽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可信。这就是说朋友之间贵在真诚,与人相处不能只说一些漂亮话。同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听到了好听的话就得意忘形,完全被对方所蒙蔽,这样的话很可能就是讨好和迷惑自己的,所以当听到好听的话的时候需要多考虑一下,不要轻易相信。《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可以理解为: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这与上一观点要对朋友真诚不谋而合,不要对朋友轻易做出许诺,无法做到的事情就不要轻易承诺,如果太轻诺,久而久之就会在朋友面前失去信用。不要轻易许诺给别人,因为你一旦答应了,而最后没有做到,会伤了那个相信你的人的心,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诚实守信。

《道德经》共九九八十一章,言简意赅,博大精深,章章道出人生智慧,给人无限启示,从自身人格、处世到人际交往,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道德经》的魅力在于它穿越了历史的烟尘,在不同的时空里散发出令人炫目的光辉,使人常读常新,能够不断给人的心灵带来启示和震撼。认真研读它、领悟它才能够让人的灵魂找到安身立命的休憩之处,进而内心世界得以升华。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道德经》的智慧与运用——我的“道德经”观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0309/108247.html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5班唐绫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上一篇:觉醒与悲哀矛盾又共存

下一篇:围城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