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理解沉默——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时间:2022-03-27 18:39:14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丁莉敏

点击:537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0327/108580.html

理解沉默——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纸皮壳上写着一句“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我不知道在沉默中可以学到什么人性,从来没有人教我沉默,或者说,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什么是沉默。我们通常将不爱说话、甚少表现视为沉默,这是把沉默单单看作形容词,但沉默的内涵远不止如此。沉默可以代表我们的某种态度,可以是情绪上的发泄,可以是一种忍耐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沉默是一种选择,既然是选择,那么就有两面,一边是默然,那么另一边就是侃侃而谈。

越来越多的“不沉默宣言”涌现,越来越多的外界声音告诉我们要勇敢表现自己,但细想之下,我们表现出来的,是否真的是自己?网络的发展之快,媒体的渲染之下,一旦有人敢于振臂高呼,无论好坏,他都会有大批追随者。所以,我们所说的话到底是自己思想的体现,还是别人言论传播的媒介呢?原本心平气和的交流变成了面红耳赤、固执己见、莫名其妙的争执,正应了罗翔的那句话: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夜郎自大是无知者的天性。

这时不如沉默,学会思考。这时的沉默不代表缄口不言,而是一种选择,我们选择停止盲目随大流,选择拒绝人云亦云。沉默不代表在时代中随波逐流,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是极为重要的,而沉默帮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

沉默没有错,不该沉默时沉默才有错,只是因为我们在该勇敢时软弱。我们可以做沉默的勇者,绝不能做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理由各有不同,或无人可说,或觉得于事无补,或由于恐惧而无法言说……王小波在书中写下“如福柯先生说,话语即权力。”能够讲话的一定身居高处,于是沉默变成了一种不得已的生活方式,但我们可以在沉默中前行。王小波的人生观之一:人活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无愧于人生一世。另一条是不能惯着别人的臭毛病。当自己受到伤害,当别人被侵害,当集体有损害,不要再沉默,不要被蒙蔽,热烈而自由的表达自己。在长久的沉默中反思自己,进而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永远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但倒也不必完全效仿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只愿保留真正的自己。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话在于正确,行为在于恰当,而不在于多。

语言就是一把利剑,也是一个盾,它可以无差别伤害,也可以无差别保护,所以我们得言行得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沉默的大多数》更像是一项沉默者的行为准则,他教世间的人们如何在物欲横流时独善其身,就像王小波在书中写道:“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至此,沉默并不是沉没,心平气和地面对,无论遇到什么都睿智沉静。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理解沉默——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dushu/20220327/108580.html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丁莉敏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上一篇:破冰

下一篇:所爱隔山海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