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待我成尘时,你将会看见我的微笑 影评《八佰》

时间:2021-05-10 21:03:58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邹致远

点击:30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guanying/20210510/91157.html

看完《八佰》之后,在脑中挥之不去的是战士们在战场上与敌寇拼杀时的惨烈悲壮与那一句“待我成尘时,你将看见我的微笑”。此句出自鲁迅先生的《墓碣文》,本意为若我抛弃了世间的凡尘,一生不逐名利,仅求淡泊,那时你将看见我会心的笑容。但当我们把对象换成战士们,当战士们抛下了尘世的所有,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并为国壮烈牺牲,成为这天地间的一粒凡尘之时,我们将会看见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样的理解是否也很合理呢?在《八佰》中,我不仅看到了军人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更看到了国人们民族意识的出现,看到了民族抗战胜利的曙光。

《八佰》的故事围绕着苏州河畔展开,它是一条分界线,把两岸的人们区别开来,一边是纸醉金迷,不问国难的租界人,一边是奋战前线,抗击侵略的军人。租界人们拼命享受,闲来无事便凑在一起搓搓麻将,好不惬意,军人们灰头土脸,忙着与日军擀旋。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四行仓库里有很多胸怀国家抱负,立志报国的正规军,当然也有阴差阳错被抓去的杂牌军。那些杂牌军多是未觉醒的农民,心中并没有民族意识的存在,于是故事一开始出现了很多杂牌军逃跑的镜头。剧中少年端午的觉醒是民族开始觉醒的预兆。起初端午与叔叔、弟弟小湖北来到上海只是为了见一见世面,却被抓去编入军队。在他逃跑途中偶遇日军突袭,为了仓库中弟弟的安全,他冒着危险提醒两岸的人们,成为了人们眼中的英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身体里仿佛多了一种东西,虽然还很模糊。而当日军出动战车打算撞塌仓库墙面,在目睹了一个接一个的军人身绑炸药,化身人肉炸弹阻挡日军攻击之后,端午的心弦被触动,体内的民族意识才正式被激发出来,也从一个稚嫩的农民蜕变成了一个军人。其实,被触动了心弦的不仅仅是端午,还有河对岸的租界人们。他们开始自发地给战士们捐赠粮食,药品,并发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惊叹。《八佰》之中没有主角,或者说《八佰》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他们都在战争中成长、觉醒:贪生怕死的老铁从别人口中的瓜怂变成了勇唱《定军山》,掩护战友撤退的战士;赌场的混混刀子为了给国军运送电线不惜送命;租界的文人从拿着望远镜一直观望到对日军开枪发泄……一个个小人物的改变暗示着国民的改变,也象征着一个国家要想站起来不是依靠个人,而是整个民族。

在《八佰》中,白马与赵云的形象算是一种暗喻。白马,穿梭于战乱之中却未在战乱之中消亡,象征着国家的希望,赵云则是英勇报国的战士。剧中的白马总是与赵云一起出现,或许这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虽然世事艰难,但只要有赵云般保家卫国的勇士在,就会有希望!

在剧中,还有一方势力:英法租界的观察家与记者。他们见证着战争的全部,他们痛斥日本军队,可他们始终只是旁观者,没有做出一点行动来拯救这个处于危难之际的国家,只是评论着这一切。大概也是从侧面说明了处于危难中民族需要自救也只能自救吧!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绝不可能寄托于外力,还得靠它本身。

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们向英雄致敬,将民族意识觉醒,让自己的民魂永存!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guanying/20210510/91157.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