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撞一回南墙的。
小的时候总是傲慢,自以为是“遗世而独立”,不需要任何感情挂念的。亲情、友情、爱情……没有这些东西傍身,我尝以之为自在,而无拘无束。积年矣,终悟已往之不谏,只可求来者犹可追而已。
何为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脆弱而强大,人可以在绝境中迸发出堪比宇宙大爆炸的光芒,也可能在一帆风顺中马失前蹄。两个极端之中,蕴含着古今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真理。空谈大道理总是令人厌烦的,所以我选择自己去悟,走一遍带刺的玫瑰花丛,自然能够理解“美”与“丑”,“善”与“恶”,能够感受到人生路上何谓幸福。
在那段自以为是的时光里,我拒绝任何人造访我的内心,故而能够得到“清净”,或者也可以叫“孤寂”,但是我可以上下求索,通过我自己的方式去寻求自我的升华。我总是阅读,从一个故事到另一个故事,从沈石溪的《狼王梦》到《格列佛游记》,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再到《西游记》。我无以为乐,所以自得其乐。
那时,我以为人人孤寂。
后来,从紧张的中学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进入大学,被动且主动地极大地扩展了交际圈,渐渐意识到情感是天赐的礼物,它可能给人们带来错误的抉择,可能给人们带来后悔、失落和痛苦,它也可能带给人们光明灿烂的来日之路。所以我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入世”,去感受圆滑练达,人情世故。
彼时,我希冀至味清欢。
我遇见了一些朋友,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与他们相互印证,完善自我人格的建立,并尽量将人类视为珍宝的东西尽可能多加一些,多占一点位置。在大学之中,我自以为喜怒哀乐格外有意思,在躬行践履中去观察和学习。
我去旅行,遇见青山绿水和曲水流觞;我去徒步,遇见路上的人和复杂的人心;我去健身 遇见身体和精神的极限;我去参与活动,遇见竞争与合作,感受二者的平衡与秩序……在不断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我自以为身上的“人情味”重了起来。这没什么不好,所谓安乐,踽踽独行亦然,言笑晏晏亦然。
当然,“人情味”过重也是要吃苦头的,人性也并不是非黑即白。不过,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该撞的南墙总得自己疼了才知道。圣贤书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还说“近之不逊,疏远则怨”,翻开书本总觉幼稚,人生在世,何必为了蝇营狗苟去苛刻为难相遇于人海中的有缘人呢?然则合上书页,旁观诸多“争议”、“异议”,甚至置身其中,也终于明白人性幽微难明,有的事情,有人不屑为之,有人却趋之若鹜,是故自有周一朝,数千余载,中华大地,“礼”制深入人心,是以为约束“情”,正所谓“克己复礼曰仁”。
及至今日,心有安处,自觉安乐。亲情、友情、爱情,能够得兼,已是上上签,虽加冠未久,却仍生迟暮之心,只望诸“情”不佚,百无禁忌。心中总生时不我待之感,渴望享受这世上最美好的情感,明晰自己不仅只是“活着”。
此时,我惟愿时予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