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东坡拾遗——我心中的苏东坡

时间:2019-07-12 18:35:56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文/李海燕 • 图/网络

点击:383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anwen/20190712/60840.html

一个古寺中的铜钟

盈盈汉河清浅,渚间多有才俊。把酒酌酹江蓑翁,林间长啸拾采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民族兴衰,王朝交替,山河易主,但是我们民族的气质永恒,这是因为无数的文人们用自己的理想坚守为我们构建了一片修养生憩的精神家园。他们予山河以精神,梅兰竹菊以气节。执着刚烈屈平,濯之沧浪之水,以身殉国;归隐田园陶潜,采菊望故国,周王传,流观山海图;李白怀有大鹏逍遥之志,渴望建功立业。他们亦或少年风发,亦或白发苍苍,但渴望建功立业之心却如日月之行,星汉灿烂,万古长青。

苏轼是我最为喜爱的词人,他一生坎坷曲折,却乐观豁达,逍遥畅快,人对之有机心,他虚怀若谷,视若无物。他面对时光流逝,人生荏苒,与白发渔樵趁山间清风,江上明月,对饮江天际白,他眷恋人间风景美味,对于饮食颇有研究,好肉达到了无肉不欢的状态,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东坡继之矣。他对亡妻王弗穷尽一生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与爱妾朝云红尘知己,彼此陪伴,这个清丽善良的姑娘给了苏轼贬谪生活无尽的曙光,自朝云死,东坡也命不久矣。他结交天下志士,游荡山河大川,一生飘摇,却一生纵性真情。他愿效法潘岳山简饮酒狂欢,却无人赠之买酒钱,他游离老庄玄幻世界。

苏轼一身青衣,须訾飘飘,乘舟难渡,即兴尽于彼。兴修政事,与百姓聊乘,再来一壶好酒,一顿好肉,亦或躬耕亦或打猎,所触所见皆成笔下之物,钱塘观潮,江间听曲,附和弃妇陌上花词,吾每读之,思绪飘摇。白居易贬于黄州,杜鹃啼血猿哀鸣,不觉泪下青衫湿,却显得有些小器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轼乌台诗案赦死之后被贬在黄州期间,朋友为他在东坡借了一块地,以开垦补生计之难时。此时在田间劳作的苏轼不料春雨忽至,雨势作大,他身批蓑衣,在林间长啸直行,到了山头,日头出来天已晴明,他不因晴天而高兴,也不因风雨而怨恨,他淡泊名利,看淡人生,起伏自在又何必悲喜。苏轼二十岁即考中进士,深为欧阳修和梅尧臣赏识,名动京城,他潇洒不羁,作诗自在尽兴,不拘一格,后因向徽宗呈递奏折中话语带有自己的个人色彩而为奸臣诟病,愈演愈烈乃至发展成乌台诗案,苏轼因为多位文人志士相助才得以保命,发配黄州任团练副使,此时的四十多岁的苏轼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有了更多的平静。听郦波老师讲解过此诗是苏轼人生的一个转折。之后苏轼的政治生涯起起伏伏,他被调回过京城,但更多的却是被贬谪,最后被贬到了儋州,也就是海南一带,远离政治中心,苏轼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故乡,写诗道:我本儋州人,寄身西蜀,苦中作乐,尤爱海牦极鲜极美矣,最终还是踏上了回大陆的扁舟,客死常州,灿烂的一生就此而止。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里是多么的无奈可叹,又是多么的云淡风轻,一生了结,一生却又不仅仅如此。我常想苏轼的天空似乎总是那样阴沉黯淡,但他用笔为我们留下的却是血气方刚,爱说爱笑,积极豁达,饕餮美食的他。劝谏我们看淡离别,与友千里婵娟;莫求长生,但惜今朝;切莫多情去触碰无情;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将太多的美好希冀赠与后人。

苏轼一生交友无数,上至文坛冠秀,抱玉怀珠之才,下至白发渔樵,篱下老妪,他与人为善,为人豁达,坎坷的一生也不至于太落寞。君子之交最是让人感动,竹林七贤中嵇康与阮籍二人,蔑视理法,厌弃官场,他们放浪形骸,醉情山水,于浊世自清。苏轼与黄庭坚二人是师生,二人互相调侃,惺惺相惜留下许多佳话。苏黄是书法四大家,苏轼的字扁平峻逸,黄庭坚的字修长潇洒,苏称黄的字是蛇挂树梢,黄謔苏的字是石压蛤蟆。后在明朝的《核舟记》中记录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可见后人对二人的喜爱。而王巩与苏轼是同门之情,当年王巩被苏轼连累卷入乌台诗案,但是他并没有怨恨过苏轼,并在苏轼贬谪的日子里一直与苏轼保持书信往来,两个乐天派互相劝勉,挨过黑暗的时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无尽的黑夜里苏轼怀念结发亡妻王弗,彻夜难眠,当年恩爱情笃,政治顺心,春风得意马蹄疾,丧妻十年之间,日日思念,人生倾覆,唯有辗转反侧,期魂归故里。后来于西湖蓬船遇到红颜知己王朝云,苏轼曾为她写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清丽高洁的朝云给东坡带来了太多慰藉,她明白苏轼的雄心壮志,也知道其为人嫉妒,无可奈何,所以她猜到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当苏轼吟诵“天涯何处无芳草”时,会与之泪流满面。芳草一词源于屈原《离骚》中的何昔日之芳草兮,今只为此萧艾也,表达了苏轼欲仕不能的悲戚苦闷。我想苏轼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生的至爱至交,伉俪情深也有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情趣。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受西蜀文化的影响,不拘礼法,乐观逍遥,苏洵为之取名“轼”,轼人们用来把扶,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苏轼去世之后眉山的一切都随着这位文豪萧条不复华茂了。在苏轼离去的一千年中,他成为了一种意象,一个符号,多少志士在这里汲取营养,寻求知己。他是中华文化中灿烂的一部分,他的诗词书画美食,他的气节,让后人东皋薄暮啸,拔剑四顾心茫然时能栖息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精神家园中。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一个古寺中的铜钟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sanwen/20190712/60840.html

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李海燕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上一篇:春风十里不如读书

下一篇:盼望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