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论立德树人

时间:2021-07-12 22:07:35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唐晓雪

点击:100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210712/92735.html

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而在我看来,一个人可以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但决不能没有道德。知识可以去积累,才能可以去学习,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新时代的青年总是被赋予厚望,被视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国家的栋梁。青年就像正值盛夏的树木,强壮而有力,更能以一己之力为国家乘一片阴凉。故而,当代青年必要严以律己,在学好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学习榜样的精神,做一个正直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写都让我再次审视起“立德树人”这四个字。何为立德?何为树人?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道德是一个人的立人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能照射出一个人真是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缺乏了道德的约束,人类终将走向追名逐利、自相残杀的道路。所以,从我们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开始,每位老师便将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这一观念灌输给我们,而习总书记对当代广大青年的这一倡议,无不是在提想着我们这些未来的教育者如何扎好学生做人的根,让青年这棵大树真正朝气蓬勃地成长起来。

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南辕北辙。比如,门庭若市的“培优班”,挤破头的“小升初”,减不下来的大书包,层出不穷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正是这些追名逐利的家长和老师秉持的“唯分主义”思想,才使得孩子们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跟上。否则,老人大街上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还需要讨论?陕西名校弑师案还会发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这些值得尊敬的职业却成为了高风险职业,医生和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担忧自身的性命安全。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成才,先成人!从教育者出发,立德树人,师德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而让我们看到曙光的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纳入常规考核,将培养学生的道德信仰落到实处。我认为当代青少年不能自我放任、颓废青春,应振作起来,做到爱国守礼、素质文明;做到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做到明礼诚信、有责任感。其实,还有太多的良好品质值得他们去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你我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者,我也会不断研究、探索专业知识,也会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避免成为一名唯分主义的老师,将“德”字也将镌刻在孩子们心头。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yuanchuang/20210712/92735.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