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
文学频道
校园新鲜事

我们等待,然后到达

时间:2020-03-21 19:37:48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作者:马涵琦

点击:1099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zhenqing/20200321/78746.html

主动靠近各种信源带来的焦虑完全不亚于病毒给人的恐慌和慌乱。太多了,普通人的认知根本就没有办法从庞杂纷乱中挑拣出对自己有用的,人被各种信息袭击,影响,却囿于狭小的空间,就像是一个被盖上盖容器而相通的管道在不断输入,始终处于一个摇摇欲坠的超负荷状态。

病毒固然可怕,可是更加可怕的是许多的人在这场纷乱中一种近乎病态的狂欢。看热闹一样的等每天的数字翻新,五味杂陈的看假期是否有可能一再延长,或者人云亦云的跟着那些毫无来由的信息夸张的说什么阴谋论。有时候我相信这是极度的恐慌带来的应激反应的一种,有时候又觉得不是,这应该属于人的一种劣根性,甚至本能,在风暴来临时,既然无法力挽狂澜,就只能旁观世态变化,甚至分崩离析。如果雪崩的话,没有一片雪花能够幸免。这不是一种好现象,但什么是好,我也不太能说得清楚,假如说是让每个人都非常理智,非常清醒,这也不太现实。太多东西制约了我们的看法和思维,人总会被一拥而上的情绪所牵绊,很多时候大部分人被潮水推着走,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时间思考。

或许,我无法真正设身处地和正处于风暴中心的武汉人面对对现实的疫情,也无法感同身受他们说承受的紧张和压力,但是我的理智告诉我,作为一粒尘埃般的存在,我应该警惕,也应该紧张。而事实上警惕是有用到,而过度紧张毫无作用。有人说,关上自己家的水龙头,水也不会流向缺水的人。感受也像水一样。无需为此时此刻的生活状态感到愧疚,限制自己的幸福不能缓解他人的痛苦。这是一种高级的安慰。让我们心安理得活在当下。在百十来平方的空间里吃喝拉撒、思考、发呆、彷徨、紧张。我理解并且接受这句话,因为深知自己太过匮乏贫瘠。没有办法联系物资,也没有能力去一线抗击。因此就只能安坐在自己的空间里,吃饭,睡觉,打扫,洗漱,看书,写字,思考,反馈。这是一种应该有的姿势,混同于人流,谁都会忘记自己是谁。只有孤独时,才会清醒,也才有机会吸收和创造。这一种创造,可以是世俗的清洁打扫,也可以是高尚的思考醒悟。每一种都值得称颂。至少没有因为外头的滚滚红尘,而惊慌失措乱了阵脚。

这世间有那么多的苦难。平时那些不够锋利的苦难,我们都忽略了。而此时,在一个强大无情的敌人跟前,苦难都加倍,生活变得尖锐无情,不起眼的一点点,就引起惊涛骇浪。作为一个人,有时候常常觉得人生人世太过虚无,拥有和失去转瞬之间无缝衔接,那些平淡生活中忽略掉的深渊,在一瞬间全部出现,无法战胜。同情心,眼泪,柔软的人的本质。互联网将我和他人的距离缩短至了打开一个软件的时间,人人都置身于别人的悲欢离合当中,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同情总是不会显得太无情,但是,一个人,当然应该怀有对他人和世界的悲悯不是么。失去悲悯心,大约就是没了灵魂。

狄更斯多年前说的,放到如今也不过时,这么看来历史从来不会更新更酷,只不过是转圈圈,区别是有时候半径长一点,有时候短一点,我们处在某一点上,前后都无法掌握,只有切切实实的活在当下,照顾好身体,再前进一点,关顾到灵魂。不至于被风暴击垮。

当年非典,除开本身不是疫情中心的缘故,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没有手机,刷不了这么多的消息,因此按部就班。也是因为非常年轻,根本回忆不了更多与当年有关的记忆。偶尔脑海里一闪的,是我站在队伍边上,眼神茫然,对人生毫无计划和展望。如今,仿佛距离成人世界还有一扇门的距离,这头是我固执的倔强和傲娇,那头是残酷的人间。这种疏离从那些年绵延而来,眼见得要跟着我走向人生终点。没什么好不好,离开高中之后,再也遇不到记住公式就能作对的题目。一个问题有许许多多答案,没有唯一和绝对。

每一个冬天,都对春天无比期待,当时的期待,感觉独一无二,再也不会有此般强烈心情。怪异的是,一只脚踩到春天的门口,马上就忘记了是如何艰难的度过了又一个平淡无奇的冬天。如今也是这种心情,区别是大家同频共振,一起期待。而呼声再高,春天的脚步不会乱。

当然,所有的冬天都会结束,所有的春天都会如期而至。等待是人生的副标题,人生不过是被拆成一个一个微小细碎的目标,努力,然后等待结果。我相信,这个春天不会缺席,毕竟有太多的事,只能在春天完成。

我们等待,然后到达。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wenxue/zhenqing/20200321/78746.html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