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心系木兰溪,共谱时代篇章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市教师进修学院

时间:2019-03-22 21:07:31 来源: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文/魏凤英 • 图/魏凤英

点击:62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news/20190322/57004.html

图为志愿者跟孩子们合影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将志愿服务与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3月22日,莆田学院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开展“我爱母亲河”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该活动旨在挖掘木兰溪的前世今生、生态环保、治理理念等文化特色,活动特别设置了三个站点:“品读历史,寓情兰溪--了解兰溪史”——引导孩子们了解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到“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的历史征程,帮助孩子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环保先行,寓教于乐--环保体验行”——通过自然研学,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开阔视野,增强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欣赏自然的能力,将生态环保的理念植入孩子心中,提高孩子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环保意识;此外还有“笔墨书香,画系兰溪--手绘百米卷”——通过“艺术”感知研学活动,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自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品读历史,寓情兰溪

“清清流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沿着岁月的“河流”溯源而上,木兰溪以如歌的行板流进莆阳之地,有山泉的活泼、溪流的奔放、江河的浩荡,它流出远古山林,流经农耕社会,流入现代文明,流淌出古邑新城的壮美。

当天,孩子们和志愿者们来到第一站点,虽然下着小雨,也阻挡不了志愿者和孩子们去领略木兰溪自然风光和品读木兰溪历史长河的热情。紧接着,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老师将孩子们分组选定代表,分别向大家介绍木兰溪经典故事、木兰溪起源、修建发展历程以及木兰溪对莆田的影响,让各个孩子深入了解母亲河,培育文化自信,更主动去学习木兰溪经典文化,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据孩子们介绍,木兰陂的建造过程很为惊险曲折,它并非筑在岸边,而是建于水中,矗立在满是淤泥的软基上。它最初来自北宋女子钱四娘的梦想,并为之倾尽所有,直至投水殉陂。这条史诗般的大溪接收了她的精魂,而后来者则继承了她的梦想。虽然只是平凡的小故事,但是在孩子代表的讲述下,在场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图为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学生代表正在分享木兰溪故事.png图为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学生代表正在分享木兰溪故事

“然而,过去,木兰溪却因为洪水肆虐,给当地群众留下了难以忘却的重大灾害和痛楚记忆。”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林博权听完孩子们的故事后补充道:“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提出:“要变害为利、造福人民”,并决定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20年来,福建坚持不懈治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终于实现了让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林博权呼吁孩子们要更加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木兰溪,从自己的行动做起,从点滴做起。

图为志愿者呼吁孩子们保护母亲河.png图为志愿者呼吁孩子们保护母亲河

环保先行,寓教于乐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没有吃完的棒棒糖该扔进哪个垃圾箱?”“废弃电池是不是属于有害垃圾呢?”在第二个站点,志愿者和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孩子们,大手牵小手,一同将垃圾分类,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一个废弃的塑料瓶,要500年才能降解,玻璃瓶要200万年才能降解,那么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清该怎么办?”志愿者们通过现场演示、互动游戏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的科学常识,给孩子们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从而贯彻习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鼓励广大孩子们争做“垃圾分类好少年”和垃圾分类小小志愿者,实现知行合一,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

图为志愿者引导孩子垃圾分类.png图为志愿者引导孩子垃圾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学游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自觉的维护园区的环境,自觉地捡拾园区里遗落的垃圾。来自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六年一班朱雪晴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垃圾分类上,我们要充分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对不同的垃圾具有不同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做到按类丢垃圾。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把这种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只有这样,涓涓细流方能流进大海,垃圾分类的工作才能更好的被大众接受和理解。”与此同时,其他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要参与到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

笔墨书香,画系兰溪

“哇!快看,那边的水好漂亮。”“那儿的有一条路可以走到另一边!”孩子们忍不住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历经近千年风雨,近百米长的木兰陂仍静静地横卧于木兰溪上。人走在陂上,脚下溪水缓缓流淌,眺望远处,但见山坡上绿树成荫。来到第三站点,志愿者们早早备下笔墨纸砚,让孩子们画下、写下这眼前的美景。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绝佳际遇,笔尖时而跳跃在每个孩子的绘画本上,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笔意、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理解,他们用各色的彩笔给画本上色,画册上的不用颜色,就是孩子们眼中的不同的、美轮美奂的大千世界;时而停留在研好的墨上转个圈,孩子们用精粹的线条去表现去万物的情思,用线条的起伏、粗细、曲直、干湿的不同变化,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细细品味生命的微妙,去传达兰溪精神。

图为孩子们用画笔画下兰溪美景.png

图为孩子们用画笔画下兰溪美景

图为孩子们正在用毛笔写下兰溪美句.png图为孩子们正在用毛笔写下兰溪美句

“画系兰溪”立足于兰溪文化这本大画本,呼唤孩子们精神和身体都要在路上。行走,欣赏,绘画,书写,分享,在画系兰溪中,让兰溪文化、精神薪火相传。志愿者们在引导孩子们去用画笔记录生活点滴美景的同时,也让这些“新生的太阳们”主动去寻觅社会中的真善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别样的研学之旅,让志愿者和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孩子们收获颇多。此次研学之旅让志愿者和孩子们深切感受到在习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莆田市干部群众接续奋斗,木兰溪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到“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沧桑巨变,进一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变害为利、造福人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治水理念在莆田的生动实践,激发了他们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信心和决心。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news/20190322/57004.html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魏凤英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