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校园频道

杨弘毅:精诚所至 未来可期

时间:2020-12-20 15:08:53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文/熊灿 鲁文升 • 图/杨弘毅

点击:43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people/20201220/89078.html

杨弘毅的生活留影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熊灿 鲁文升)他是来自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外语类保送生,以保送考试第二名的成绩保送至华中师范大学。他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优秀成绩,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保研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读期间曾获得“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湖北省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二等奖以及“华文杯”全国英语教学技能测试国家级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他就是2019年度外院阳光学子获得者,2016级英语系毕业生杨弘毅。

$~}JK@}]0@7A}05ZHR5P`UL.jpg

杨弘毅的个人写真

未雨绸缪,天道酬勤

杨弘毅提到自己是比较早就制定了要读研的计划,因此在大一时就考虑要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他在大一时就在思考选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或者什么样的题目去做研究,大二上学期寒假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所有的材料。杨弘毅在采访中提醒道“如果你平时不去思考的话,到了要交材料到学校的时候再去想什么题目是比较困难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杨弘毅在时间平衡上也曾出现过问题,让自己非常的疲惫。所以他提醒学弟学妹们,要对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从容不迫地去解决一个又一个事项。

在保研的问题上,杨弘毅特别提出了信息收集这一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信息收集需要耐心和细心,杨弘毅提到自己“那个时候是每天都会刷几遍各个院校的官网,就是以防错过漏过什么重要的通知”,需要的材料多且杂,需要细心整理以防提交错误。除此之外,杨弘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也曾获得了许多荣誉奖项,正是这些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让杨弘毅在保研的道路上不至于手忙脚乱。

QWNO8]N2W(P94%M26{J~8)L - 副本.jpg

杨弘毅的个人生活留影

兴趣广泛,乐于挑战

杨弘毅之所以一直坚持演讲,很大程度上是兴趣使然。他参加过很多演讲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认真地说道:“我非常享受在台上的每分钟,每次演讲我都会精心准备,反复打磨。在台上和听众分享我的观点,我觉得既有趣又有意义”其实,杨弘毅的演讲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经历过失败,听过很多质疑。杨弘毅回忆,有段时间曾在老师办公室埋头苦练,直到宿舍楼关门,但是演讲状态还是不好,那段时间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影响专业课的学习状态,导致成绩有所下滑,质疑自己的所有努力是否“付诸东流”。

杨弘毅还有其他广泛的兴趣爱好:排球、音乐、大数据等等,在认真学习之余,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他喜欢音乐,喜欢唱歌,申请了网易音乐人,为自己的爱好做出尝试;在接触了语料库语言学之后,他发掘了自己对于大数据的兴趣。于是,他利用本科论文的机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本科并没有接触过相关理论和知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也没有突出才能的情况下,自学了语料库的一些知识和理论,学习编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收获了不一样的看待问题的视角。

师范生者,精诚所至

所幸天道酬勤,杨弘毅不仅在演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通过演讲,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一次次的演讲也提升了杨弘毅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在他看来,“演讲和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非常相似的”。在演讲时,他需要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传达给听众;在课堂上,他是将知识浅显易懂地传授给学生。两者从本质上来说是相似的。演讲,不仅让他形成了良好的台风,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反省自己,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对于“师范生”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更深的理解。

在华师一附中高中部实习的经历也让杨弘毅收获颇丰,对于实际教学有了更多切身的经验与体悟。起初,他也曾感到紧张慌乱,但是学生们的自觉与好学让他感受到了为师者的欣慰和幸福。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把枯燥的知识活学活用,他和一起实习的组员们开展了“英语周”的活动,这一尝试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同。

对于已经过去的四年在华师的生活,杨弘毅提到,自己特别感谢那些在四年里一直陪伴和支持他的家人、老师、还有朋友们,在他最辛苦、最低谷的时候依然坚定的站在他的身后为他打气。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他也满怀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面做出一些成果来。“我希望我能够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作为一个华师人,希望自己在毕业之后,能够把在华师学到的东西用上,然后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杨弘毅憧憬道。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campus/people/20201220/89078.html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王欢欢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