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守登山梯田,传承登山精神

时间:2017-07-12 10:33:47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 作者:杨智斌 李瑛琪

点击:1010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canguan/20170712/10127.html

守登山梯田,传承登山精神

——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访登山村纪实

近日,在汝阳县团县委老师的带领下,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宣传片拍摄小组一行6人,来到汝阳县十八盘乡登山村,探访登山村里的红色印记,寻觅与“红旗渠精神”齐名的“登山精神”。

牢记父亲嘱托,服务登山人民

实践队的汽车绕过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路向上,临近盘山公路的尽头,山坡上的梯田清晰的呈现在大家面前。汽车停在登山村村委会门口,一位阿姨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据随行的团县委老师介绍,她就是登山村老支书赵春兰的儿媳,现任村妇联主任的郭文花。

郭主任人很热情,见队员们下车,连连招呼大家去办公室里休息一下。由于实践队的一部分队员还有其他的拍摄任务,需要到山上拍摄梯田,郭主任就招呼村民给队员们带路。了解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后,她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那时候大家干活,就是‘白天一把锁,晚上一盏灯。一天三送饭,晚上加班干。’村里的壮劳力们组成专业的队伍,一年四季不停的干。农闲的时候,全村人齐上阵,力求改变登山村的面貌。”

提起老支书赵春兰,郭主任说:他是一位好支书,也是一位好父亲。20世纪60年代,赵支书带领群众向大山“宣战”,立下了十年改土,八年治水,七年综合治理的改造方案,25年规划雄心勃勃,誓要改变登山村的面貌。但可惜的是,在1981年,老支书赵春兰因长期辛苦工作,积劳成疾,病逝了,年仅56岁。谈起老支书,郭主任深有感触的说到:“我公公病逝之前,还一直惦念这山上的梯田,不停的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把最后四年的工作做好。”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脱贫致富

实践队正在村子里拍摄素材时,现任登山村村长来到了村委会,队员们借机询问了目前登山村的发展情况。具了解,即使赵春兰书记已经病逝,但他带领大家战天斗地,改土治田的“登山精神”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登山精神”正在被一代又代的登山人发扬光大。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登山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发展生产,山村人民的日子一天天的变好。据村长介绍,如今的登山梯田,已经被旅游公司开发为旅游项目,登山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开辟荒山,种起了核桃,山楂等经济作物。一代代人艰苦努力,终于让登山村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赵春兰老书记病重时,曾经对前去看望他的村民们说:“我死后一定要埋在家乡的土地上,我要看着登山人民过上好日子。”岁月流转,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登山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于2016年,全体村民脱贫,全体村民携手迈向更远的未来。

缅怀登山先辈,弘扬登山精神

从村委会出来,左手边就是刚刚修缮完成的“登山精神纪念馆,”队员们走入纪念馆中,纪念馆的讲解员给大家讲述馆中留存的纪念物品。纪念馆正门后方,悬挂着登山精神核心,即赵春兰书记提出的“条件差难不倒,灾害多吓不倒,歪风邪气吹不倒,成绩大喜不倒,荣誉高夸不倒”的“五不倒”精神。

在赵春兰书记曾经的办公室里,老书记办公用的课桌还放在原地,透过课桌的磨损程度,可以想象到赵春兰工作时的状态,就是在这样的办公室里,他提出了十年改土,八年治水,七年综合治理的25年改造方案。也是在这间办公室里,老一代登山村人,抱着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用敢为人先的气魄,务实清廉的作风,以“愿苦干改山河,不愿苦熬度岁月”的豪情和勇气,开创了至今仍为人称道的“登山精神”。

登山村之行,实践队队员们经历的,不仅是对红色印记的追寻,更是对“登山精神”的另外一种传承。

文/杨智斌李瑛琪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canguan/20170712/10127.html

李瑛琪 洛阳师范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