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路漫漫其修远兮”之实践调研:大湾村扶贫之路

时间:2017-07-14 17:38:52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赴金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零距离团队 作者:文/蒋意深 • 图/张博

点击:1403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170714/11575.html

“路漫漫其修远兮”之实践调研:大湾村扶贫之路

为了解革命老区基层扶贫工作落实情况和民生发展状况,7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 “零距离”三下乡实践活动团在花石乡大湾村进行了“重走习主席老区扶贫路,展望十九大金寨再发展”的课题调研,并采访了大湾村村委书记余静。

大湾村位于花石乡西南部帽顶山脚下,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七马公路贯穿全村中心,大部分群众分散居住在两边大山上,主导产业以农业、种养为主,旅游扶贫是今年的一大政策。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村部所在地初具规模。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大湾村已配备光伏发电设施,基本满足村民的用电需求。QQ图片20170714120327.jpg

物质脱贫首先须“精神脱贫”

在对余书记的采访中,团队了解到了大湾村目前的扶贫工作开展状况和取得的效果,着重探索了目前基层扶贫工作开展碰到的问题。在中央扶贫政策的指导下,大湾村为居民建起了新房,享受到了物质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三重保障,民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团队从村委书记余静口中得知,大湾村扶贫工作并非一件易事。余书记指出,物质脱贫首先须“精神脱贫”,村民“思想贫困”是扶贫工作的一大难关。团队成员通过村民家庭实地走访了解到,部分村民确实有着甘于贫困、因循守旧的顽固而执着的观念和住房方面迷信风水等封建守旧思想,这增添了余书记一样的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也在无形之中成为了革命老区扶贫路的阻碍。村民能否接受理解新兴事物,从而发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关系着未来大湾村扶贫工作和村民民生的何去何从。

“路”在变化

过去,大湾村的有的只有山石路,大湾村就像一个闭塞的“世外桃源”,而现在,这里已经铺上了水泥路,可以供外人、旅客、汽车等自由通畅地往来,在政策的支持和全村人民的努力下,大湾村经济和民生状况有了巨大的突破。那一条蜿蜒的上山路,就似这革命老区的脱贫路,漫长而曲折,需要经历时间的磨砺和考验;而这条路的通畅而平坦,就预示着贫困农村的脱贫路将会从曲折而坎坷的荆棘路慢慢地变成未来的一条康庄大道。而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来说,需要通过自己的力量促进中国走好这条扶贫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次大湾村调研之行,“零距离”团队成员们不仅对金寨革命老区扶贫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村民思想对于扶贫工作开展的影响方面也获得了更加深层的理解。基层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当地百姓的靠山,余书记作为村委书记,可谓“三更风雨行,道义担肩,一念身心系乡梓;万里扶摇去,无愧良心,千言万语皆为民”。然而,要做好扶贫工作,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村民,抑或当代青年大学生和中国社会,都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文 蒋意深 图 张博)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170714/11575.html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丁竞飞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