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在差异中寻求对话,构建和谐共生的导学关系

时间:2024-02-17 14:29:03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作者:文/卢星光 原旭辉 • 图/卢星光

点击:24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40217/146553.html

团队成员在广西师大展开实地调研

“你心目中最理想的导学关系是怎样的?”当我敲下这个访谈问题时,回顾这两年来与导师以及师门相处的点滴,内心逐渐有了答案:导学相长,和谐共生。因为导师和我们学生之间的相处便是如此。然而,我在师门中学习生活的幸福感越浓烈,对于社会上的负面新闻越感到不可思议。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如何?影响导学关系的因素有哪些?我们能做些什么优化导学关系?为了寻求这些答案,我和小伙伴们成立了和谐共生调研队,并且在2024年1月至2月的寒假期间对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

在调研前期,我们查阅了关于导学关系的大量文献和时事热点,自《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这一论文因诙谐生动的语言和特殊的研究对象在网络媒体中得到广泛传播,相对私密的研究生导学关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经过本次调查之后我们认识发现,导师和学生都认为导师的性格、学生学习态度、学生性格、导师的有效指导、导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影响导学关系的主要因素。在学习主动性调查上我们发现,学生的主动性低于导师,经过访谈,我们发现学生看似不愿和导师交流,实则是不敢,有一位学生访谈者说到“我自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并且觉得导师在学界德高望重,事务繁忙,担心他太忙了,所以不敢打扰他,加上导师带的学生多,所以觉得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到自己,遇到什么困难和疑惑还是倾向于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找师兄师姐们,最后万不得已才会找导师”。对此情况,导师也表示面临教学科研甚至行政压力,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并非易事。在生活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多以简单问候为主,学生希望可以从导师那里获得支持和安慰,特别是就业压力、学术压力所带来的情绪焦虑等方面问题。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给我们以启示,在布伯看来,人与人之间,便是无言,对话的言语也神圣的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关系,教育本质上就是师生之间“我与你”而非“我有它”的对话。基于布伯的对话哲学,导师要能够“看见”学生,导师呈现给学生的应是活灵活现、不伪装、不掩饰的真实的人,而不是威严、不容接近的人。导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神、语言、行为中“看见”学生未知的、不确定的情感需求,以便对心理、生活、学业以及就业做出更准确的技术指导。其次,研究生要乐于被导师“看见”,要抛弃“导师中心”的前念,克服因担心说错话或做错事而选择做“沉默者”,要将自己视作与导师平等且真实的人,把真情实感显露于对话关系之中,以真诚的状态回应对方。

正如我所认为的理想的导生关系那样“和谐共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亦是“共生”的关系。虽然“共生”一词最初是生物学的概念,指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但我们发现,在研究生教育的环境下,导师与研究生互相影响并作用,是处在导生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双方应在系统之中实现共生共长,处理好不同主体的共生的问题,在共生过程中产生促进个体自由精神成长和独立人格形成的新能量,最终实现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生。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ganxiang/20240217/146553.html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卢星光、原旭辉)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