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石大学子热情暑期实践之走进魅力蓝色海军

时间:2018-07-29 16:33:14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文/赵欣雨 • 图/郭章豪

点击:468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180729/41269.html

实践队合影 郭章豪摄

为了研究中共十九大会议等特殊时间后,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流量变化和后续相关问题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梦之翼”暑期实践队于7月19日来到青岛市海军博物馆进行2018暑期实践调查活动。

海军博物馆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是实践队收集数据和问题分析的重要一站。

首先,实践队队长赵悦向成员们强调参观安全问题与采访时所需要的注意事项:“我们即将要参观一些军事武器以及登上驱逐舰,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和游客拥挤,以免发生危险,同时自己采访时的礼貌问题,要注意保证在安全与文明的前提之下进行暑期实践任务。”

接着,实践队成员依次参观了鱼雷、红旗轿车、水上飞机、气垫船、 鞍山舰与济南舰等军事武器装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红旗轿车,漆黑色的车身与规整的车型使庄严与神圣的气氛扑面而来,这是一汽员工结合民族特色手工改进制造的中国第一辆三排座红旗轿车。车头上方镶有直立重叠,寓意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车标徽。据悉,这曾是是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大将生前乘坐的专车,距今已经有60年的历史,实践队成员王阔感叹道:“60年的岁月过去了,可是它依旧是那样庄严肃穆地向后代叙述历史”。

接下来看到的就是“巨浪一号”潜地导弹,其在馆标正后方的导弹展区显得特别引人注目,以蓝白相间为主要色调,十分宏大气派。在中国各军事博物馆中,展出战术型导弹的颇多,而展出战略型导弹的则非常少,更何况还是潜射式的战略导弹,“巨浪一号”曾在1984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建国35周年阅兵仪式上被军委主席邓小平检阅。

整个博物馆中最为壮观的就是“鞍山”号驱逐舰和“济南”号导弹驱逐舰,这两所军舰均在服役期间执行过重大任务,是我国海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鞍山舰”整个舰身长112.5米,舰宽10.2米,由130舰炮、上游反舰导弹、烟囱、高倍望远镜等几部分组成宏伟壮观。据博物馆相关人员介绍,鞍山舰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曾击落两架德国飞机,在捍卫世界和平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实践队成员与海军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询问特殊时间节点后参观人流量的变化以及获取相关统计数据,为后续问题分析提供依据。

博物馆中随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以及学校等机构所组织的参观团,大家都仔细阅读简介,听讲解员介绍相关历史,感受海军魅力。实践队成员对一位携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进行采访。实践队成员问道:“请问在这么炎热的夏天您带孩子来参观海军博物馆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平时对军事很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作为家长我认为爱国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他应该明白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在国家强大的保障之下才拥有的,同时也正好让他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军事武器,感受祖国海防力量的强大”,家长回答道。

实践队在参观过程中发现有一群孩子十分引人注目,他们穿着统一的军服,带着海军帽子,俨然一副小军官的样子,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参观舰艇,是整个舰艇上一到靓丽的风景线。实践队成员也对其负责人进行采访,“我们是来自新疆的游学团,在祖国的内陆地区,我们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看到大海,更别说是这些海上武器装备了,而且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使我们十分重视的部分,因此,我们穿着军服来参观海军博物馆,让孩子们感受魅力海军力量”。

通过海军博物馆的参观以及采访,实践队成员亲身感受到了祖国海防力量的强大,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等机构都对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十九大会议后,人流量明显增加。最后,实践队队长赵悦总结道:“这次实践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当我们真正来到海军博物馆后,看到很多和我们一样来参观学习的学生,我们后期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继续深入探讨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流量的相关问题。”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180729/41269.html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602赵欣雨供稿

责任编辑:高永锋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