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川农机电学院团队走进太源村,学习服务乡村振兴

时间:2019-01-06 12:00:34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作者:蒋雄 朱俊楠 唐培渊 陈正

点击:1092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190106/55393.html

川农机电学院团队走进太源村,学习服务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深入学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了解和服务基层一线脱贫扶贫,2019年1月4日至5日,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乡村振兴服务学习”实践团队探访雅安南郊乡太源村,围绕太源村新旧产业转换升级,通过入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6实践团队合影。陈正 摄.jpg

实践团队合影。陈正 摄

旧产业制约发展 空壳村亟待转型

解决好土地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而太源村山势蜿蜒陡峭、各户分布不均的地理条件,曾一度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据了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村子按照“一人九分地”的原则对土地进行划分,很多耕地退出后则栽种下大片竹林。然而,未经加工的竹经济效益不高,而且竹的搬运对年纪稍大的老人来说有些吃力,可供食用的竹笋数量太少难采集,形成不了规模难以销售。

“砍竹子去卖只能赚很少一点,而出去打工一天就好几百块钱,砍一天竹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哪还会有年轻人愿意待在村里?” 在村民们的讲述下,实践队员了解到,长时间来村里竹林长期得不到有效管理,无法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导致成片的竹林被荒废,部分区域甚至变成了弃竹林。大量的土地被荒废的竹林占据,还导致农民的生产种植土地供应不足、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年轻劳动力的大量外出、老人们独守村落,不仅为当地经济产业振兴增添了制约因素,也难免导致了“空壳村”现象。

新机遇带来希望 致富路焕发生机

面临旧产业旧动能亟待转型升级,太源村村负责人也在组织村民探索新产业新动能——茶,逐渐进入了太源村的视野。据介绍,在太源村的山上有大片被杂草掩没的老川茶,当地的土质也比较适合茶树的生长;特别是村上三组村民余德琼近年来陆续开辟出了部分老川茶的茶树,也获得了比较可观的收益。因此,太源村便将茶业视作发展太源村经济的契机,并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推广。

转型过程中,资金、技术、交通、人力等等,一个又一个问题摆在村民们面前。为解决村民的投产资金问题,政府下拨资金在外购进多批茶种,并免费将茶种分配到户。不少村民也对此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愿意配合政府去进行产业改革。为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也为了使村子对外交流更加便捷、灵活,太源村的通村公路于前些年全面竣工。问题的逐步解决,为太源村的这场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3村民为实践队员介绍村情。徐涛涛 摄.jpg

村民为实践队员介绍村情。徐涛涛 摄

多元化动能发展 乡村振兴启新篇

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相关扶持,太源村干部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政策,结合村情村貌实际,明确扶贫脱贫任务,制定帮扶发展规划,完善工作思路,努力将政策落到实处。除了种植茶树外,部分村民也正在尝试养蜂、种植猕猴桃等方式来增加收入。村民们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将可用土地的利用率发挥得愈加高效,正向着“绿美太源”乡村振兴的方向大步迈进。

太源村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会认真引进各方面积极因素、用活政策,帮助村民恢复老川茶基地。也希望实践团队能通过多种新媒体帮忙宣传村上风景特色,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让这里的自产茶和农作物有更广的销路。”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190106/55393.html

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陈正供稿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