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中国大学生网诚征各类校园题材优秀稿件。
社会实践

重庆师范大学:扬青春风采,续长征薪火

时间:2022-07-12 21:50:56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史韵”团队

作者:文/王骏杰 钱丹缇 张阳 张加校 • 图/钱丹缇 郭小燕 张阳

点击:81 评论:0 字号:+   -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20712/113057.html

重庆师范大学:扬青春风采,续长征薪火

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深化红色革命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7月11日上午8点,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史韵”团队在指导老师古佳根、罗玲的带领下前往綦江区安稳镇羊角村。此次下乡实践活动秉承“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弘扬红色文化”的理念,寻访红军长征的道路,追随先烈的足迹,回溯解放精神。

“史韵”团队于当天晚上20点准时开展“扬青春光采,扬长征薪火”主题晚会活动,邀请了,重师校友、綦江区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綦江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周铃,綦江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陈平,重师校友、綦江区安稳镇宣传统战委员夏娟,羊角村党总支书记何康,华龙网记者等相关专家领导以及羊角村的村民们共同参与。晚会由王骏杰、钱丹缇主持。

晚会在重庆师范大学校友、綦江区安稳镇宣传统战委员夏娟致欢迎辞中缓缓拉开序幕。她对高度肯定了“史韵”团队的前期准备,对团队和本地村民殷殷嘱托,指出要共同发展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1.jpg

图为綦江区安稳镇宣传统战委员夏娟致欢迎辞

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开始,16名活力四射的历社学子在《奔跑吧青春》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首《灯火里的中国》体现了青年一代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坚定决心。学生代表王骏杰深情朗诵了王良军长的家书,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年代有志之士的家国情怀。“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一句句歌词,歌颂党波澜壮阔的历程,寄托着青年们对党的一片真情。在情景剧朗诵《弘扬长征精神》,表演者向大家传递出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长征精神。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夜晚,不仅有“史韵”团队的成员们进行活力热情的表演,羊角村的孩子们也勇敢地站上舞台展现自己的歌喉。这片被长征精神孕育的土地上成长着一代又一代的勇敢自信孩子,长征精神也鼓舞着羊角村的人们秉着自强不息的理念逐渐从贫困走向小康。晚会在歌曲《难忘今宵》中结束,质朴有力的歌声中传递了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的美好期盼。

3.jpg

图为“史韵”团队情景剧诗朗诵

随后,重师校友、綦江区文化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綦江区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周铃在晚会后作党史宣传分享。周铃馆长介绍了当地遗址的由来、发展,同时讲述了红军奋勇抗争,赓续红色血脉的故事。他认为,课堂学习始终有限,不能真切感受红军长征精神,只有进行实地的考察学习才能明白红军长征的精神内涵;在落脚于文物保护时,周馆长讲述道应保护遗址,同时培育后人,共同保护遗址,维护遗址中的方寸,让红色文化扎根于每个文物保护者的心中。对此,他表示红色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时效性之中也要催生出一代代文物保护者,提出文化传承、人才引进对于践行红色精神的重要推动作用。他希望,能够有更多人肩负起文物保护的使命,将文物保护的路子走的扎实。周馆长多年来一直在进行乡村振兴的事业,立足于脱贫攻坚,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以红色文化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以长征精神凝聚村民们攻坚克劳的决心。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大时代环境相结合,促进红色文化发展、乡村振兴建设向着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乡村建设的一小步就是国家建设的一大步,要牢牢将义务、责任结合起来,同时挖掘出乡村发展的新潜力、新动能。

4.jpg

图为綦江区博物馆馆长周铃宣传分享

本次晚会立足羊角村红色文化基础,将青年风采、革命故事,党民情谊,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追忆了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峥嵘岁月,用青春的歌声回顾了我党带领人民取得的光辉成绩,表达了传承百年红色血脉,踔厉奋进新征程的美好心愿。同时也凝聚了团队成员与村民、村官之间的合心力,凝聚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二分力。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史韵”团队用实践诠释“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担当,致力将羊角村的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打赏本站
若您喜欢本站,可通过打赏的方式支持我们「打赏请附言留名」,打赏金额将用于网站运营和维护,谢谢!
本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china.net/shijian/news/20220712/113057.html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史韵”团队(王骏杰、钱丹缇、张阳、张加、易金瑾)供稿

责任编辑:党延红

  • 珠穆朗玛峰上那些尸体 如今成了一个个地标

    一个美国人如何打捞失落的五四记忆

    1979年,中国开始整理“五四”遗事,对这场六十年前的过往做重新评价。失语长达30年甚至更久的“五四”一代幸存者,开始被邀请出来,重述往事。舒衡......

中国大学生网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登录 | 注册

高永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校园文学